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甘肅通渭縣見聞:扛鋤是農民 拿筆是文人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1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隴原大地上有這樣一個縣城,經濟不算富裕,但是這裡的人們卻有著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這裡就是甘肅省的通渭縣。

  3月初,記者來到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油房村,在村委會主任張寶漢的指引下,拜訪了住在半山腰的農民書法家楊元亨老人。還沒進門,家門上寫著的“耕讀第”3個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我們這裡的農民,都愛在家門口寫上這3個字,意思就是一邊種田一邊讀書的人家,倡導種田、讀書兩不誤。”村主任張寶漢介紹説。見到楊元亨老人時,他正在堂屋聚精會神地練字。“現在正是農閒,地裏還沒解凍,正好有時間練字。”楊元亨放下毛筆,慢悠悠地説。

  在通渭走街串戶,到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書卷味道。在這裡,“人人愛書畫,家家挂字畫”。這裡的人説,“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

  “去年賣畫的效益好,總共賣了6萬元,其中有一幅工筆山水畫在北京賣了1萬元。”榜羅鎮坪道村村民許世宏告訴記者,許世宏從小熱愛畫畫,一直堅持到現在。他説:“我是一個農民,種了36畝莊稼地,畫畫是農閒時的一個愛好。最初也沒想到自己的畫還能賣錢,現在也正應了那句老話:耕是黃金讀是玉,耕讀二字兩無虛。”

  通渭縣委常委李金霞告訴記者,縣裏文化大樓一樓有680平方米的展銷大廳,對廣大農民們的工筆畫、寫意裝飾畫和烙畫等美術作品常年推介和展銷。“這不僅給農民書畫家創造了學習交流的機會,也給他們帶來了經濟上的收益。”李金霞説。

  對通渭來説,書畫的意義不僅僅是經濟收入,更是一種修養,一種風俗。在這裡,文化不是“種”下去的,是從土地裏生長出來的。文化帶著泥土氣息,滲入到每個人的生活裏。“農閒時‘放下鋤頭,拿起筆頭’的農民書畫家在通渭書畫創作者中佔將近20%,這也反映了這裡許多農民的生活方式。”李金霞説。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熱詞:

  • 農民
  • 甘肅通渭縣
  • 文人
  • 種田
  • 字畫
  • 畫畫
  • 練字
  • 工筆畫
  • 書畫家
  • 烙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