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防範“熱錢”頻繁進出風險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經濟時評

  從長遠看,支持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基本面因素依然存在。結合國際金融環境看,“熱錢”流入規模可能減少,但波動將有所加大

  外匯管理部門需要按照均衡管理的要求,利用預調微調工具,平滑跨境資金大進大出,有針對性地實施分類監管,提高跨境資金流動監管的有效性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末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為255247.56億元,當月新增251.15億元。自1月以來,我國外匯佔款一改去年四季度連續3個月“告負”的局面,開始出現正增長。有人據此判斷,外匯佔款減少意味著“熱錢”在加速流出,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熱錢”又回來了。

  由於外匯佔款是央行或商業銀行在市場購匯形成自身外匯資産而相應佔用的人民幣資金,外匯佔款在一個時期內連降,意味著外匯凈流入在減少。按照業界通常採用的殘差法計算,“熱錢”=當月外匯佔款-貿易順差-FDI(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但是,由於殘差法沒有將服務、收益等其他同樣重要的國際收支交易數據列入計算,因而並不準確。需要明確的是,外匯佔款增減與“熱錢”進出並無直接關係。

  從去年第四季度的情況看,外匯佔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央行為市場提供了外匯流動性,境內銀行等金融機構增持外匯頭寸,用於滿足客戶遠期購匯和自身購匯需求。去年第四季度,央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下降66億美元,主要是因部分銀行將以往以外匯形式交給央行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結匯,如果剔除上述政策因素影響,央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呈上升趨勢,即這些機構主動購入了外匯。此外,去年第四季度境內企業、個人等從銀行凈購入外匯129億美元,總體來看並沒有出現跨境凈支付,反而是凈收入了近100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從長遠看,支持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基本面因素依然存在。結合國際金融環境看,“熱錢”流入規模可能減少,但波動將有所加大。

  “熱錢”流入規模減少的原因,首先是當前歐美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世界經濟形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導致避險資金回流發達國家。其次,隨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歐美對我國直接投資增速下降,導致流入我國的資金規模減少。

  業內人士認為,“熱錢”流入步子的放緩,對於我國實現國際收支平衡,減少因對衝外匯佔款而發行的人民幣,從而降低通脹壓力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在經濟形勢不確定的前提下,“熱錢”頻繁進出的風險也在加大,這無疑對我國跨境資金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當前跨境資金監管面臨的新形勢來看,我國國際收支已經趨向基本平衡,這就意味著外匯管理部門需要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的均衡管理。外匯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經常項目順差與同期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回落到3%左右,較2007年的歷史高點下降了約7個百分點。我國外匯儲備較快增長的勢頭有所放緩,2011年末,我國外匯儲備約3.2萬億美元,較上年末增加約3300億美元,同比少增約1100億美元。在這一趨勢下,外匯管理部門需要按照均衡管理的要求,利用預調微調工具,平滑跨境資金大進大出,有針對性地實施分類監管,提高跨境資金流動監管的有效性。

熱詞:

  • 熱錢
  • 外匯佔款
  • 央行
  • 跨境資金流動
  • 基本面因素
  • 分類監管
  • 外匯儲備
  • 風險
  • 國際收支順差
  • 殘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