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鄴城遺址出土三千佛像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0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為出土的佛頭。

  鄴城考古隊提供

  本報北京3月19日電(記者楊雪梅)“河北邯鄲鄴城遺址北吳莊佛教造像的考古發現與發掘,是目前所知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遺物數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也是中國佛教考古重要的收穫之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鄴城考古隊隊長朱岩石博士在今天下午舉行的發佈會上毫不吝嗇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此次考古發現的興奮。

  2012龍年春節期間,該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河北省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部北吳莊搶救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遺跡,共出土編號佛教造像2895件(塊),未編號造像碎片78個,自封袋達數千件。此次發掘出土的佛教造像數量眾多,僅有題記的就超過百件,絕大多數是漢白玉造像,少數為青石造像。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

  朱岩石博士説,鄴城遺址是北方的重要考古遺址,是三世紀到六世紀末的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次佛教造像的考古發現與發掘,證明了這裡也曾經是北方的佛教中心。目前已經出土的佛教造像具有重大的學術、藝術和歷史價值。

  “從發掘情況看,這些跨越多個年代的佛像不像是多次累積的,很有可能是一次性埋藏的,因此可能與唐時的滅佛運動有關。”朱岩石説。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説,在此項考古發現之前,也曾有類似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但沒有這樣的規模,而且都遠離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次在鄴城這樣的中心城市發現如此大規模的佛教造像埋藏坊,有利於梳理彼此的影響關係。

  據悉,由於出土佛教造像表面的色彩保護、金箔裝飾加固、碎塊拼接綴合等工作非常艱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正針對這批文物的特性,制訂詳細保護方案。“這是中國佛教考古的重要發現,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的重要發現,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歷史文化的重要發現,對研究佛教在中國北方的興廢具有重要價值,對研究佛教的東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評價説。

  (來源:人民日報)

熱詞:

  • 出土
  • 佛教造像
  • 佛像
  • 自封袋
  • 東魏北齊時期
  • 鄴城遺址
  • 考古發現
  • 考古隊
  • 考古研究所
  • 中國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