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馬背上的白衣天使 梅蓮 >

四川涼山彝區見聞:彝家生活的今昔變遷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1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西昌3月19日電 (高寒 劉忠俊)隨著國家加大對民族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喜德等地彝家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洋房、家電、汽車等陸續開始進入彝家彝寨,人、畜混居的生活習慣也得到了改變。

  燕子洛村地處四川涼山昭覺縣海拔3000米的高山裏,這裡居住著163戶彝族村民,全村村域經濟以畜牧養殖、馬鈴薯、苦蕎、燕麥種植和林業種植為主,由於受高海拔惡劣氣候的制約,經濟發展緩慢。三年前,這裡民眾居住的房子還是低矮的瓦板房或者茅草房,睡的是茅草加木板。

  “沒有改造前,家裏的房子低矮、潮濕,石板和茅草抵擋不住高原夜晚的寒氣。”23歲的餓爾比惹説,村裏讀了幾年書的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那時他也很想走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但父親鼓勵他留在村裏當代課老師。“這裡太需要學校和老師了,大山裏的孩子太小,需要就近讀書。”餓爾比惹説,他教這25名學生語文、數學。不教書的時候,自己養羊、種馬鈴薯。

  據了解,種馬鈴薯是涼山大山裏彝族人祖輩的生活習慣。如今這裡家家戶戶還飼養了牛、羊、豬等。

  村民吉伍有格聽不懂漢語,在村支書的幫助下,記者與他攀談起來。他説:“家裏三個孩子都在上學,新房是2011年8月建成的,有客廳、廚房和三間臥室,牲畜單獨蓋了一間。國家補助了1.5萬元人民幣,自己投入了4萬元。”吉伍有格説,現在家裏養了5頭豬,還有一些羊,自己在附近的一個工地當架線工。

  記者在吉伍有格家看到,衛星電視接收器安裝在大門上方,庭院裏安裝著自來水管,客廳裏有電視機、茶几、沙發和幾個板凳,臥室裏有木床、蓋被、毛毯等。“臥室用品是國家免費發的,有2張床、4套被子等。”吉伍有格笑著説,看上電視後,自己發現寨子裏與城裏人家的生活沒有什麼兩樣。”

  燕子洛村村支書俄洛日木告訴記者,自家的房子以前也在山上,只有一間茅草房,主要靠種馬鈴薯和養幾隻山羊生活,“彝家新寨”讓大夥們都集中在一起,看上電視,有凳子坐。“以前一到晚上就只有望星星,走到哪就席地而坐,新生活改變了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村民眼界也寬闊了許多。”俄洛日木説。

  據介紹,彝家新寨建設惠及燕子洛村163戶851人,總投資1571余萬元人民幣,其中,農戶自籌及投勞折資就達814余萬元。除新建房屋外,燕子洛村還新修了進村公路,入戶道路,院壩,人畜飲水管道,標準飲池,架設了高壓輸電線路和入戶電線,新建了村民活動中心、農家超市、農家書屋、村醫療室等,家家戶戶還安裝了衛星接收器。村民的房前屋後、庭院內外、道路兩側都種植了花草樹木。

  “一直以來黨委政府都非常關心彝族民眾的生活,花了很大精力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質量、水平,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數。讓孩子去上學,用知識改變生活、改變命運,早日走出貧困、過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只有讓經濟發展了,民眾生活富裕了,這樣才能改變大家的生活方式。”涼山州委書記翟佔一説。

  目前,涼山州彝家新寨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喜德縣冕山鎮伍合村和拉克鄉四合村,也有近800戶彝家兒女搬進了新居,過著和吉伍有格家一樣的“新”生活。新生活的開始,令彝家民眾有了新的想法,新的願望。(完)

熱詞:

  • 燕麥種植
  • 馬鈴薯
  • 村民
  • 生活習慣
  • 燕子
  • 洛村
  • 臥室
  • 爾比
  • 新寨
  • 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