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理財不等於投資 平衡風險與目標最重要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09: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理財不等於投資 平衡風險與目標最重要

  3 15剛過,但是金融方面的投訴糾紛依然不絕於耳。其中,隨著理財的普及和理財産品的熱賣,關於銀行理財服務的爭議也開始多起來。在整體外圍市場波動的情況下,一直被誤解是“只賺不虧”的銀行理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情況,也引來了部分不成熟投資者的非議。

  不過,從金融危機後部分外資銀行結構産品巨虧到去年部分中資國有銀行産品的巨虧,市場在根據自身規律演化,“投資有風險”──這幾次經歷也給國內的大部分儲戶上了深刻的一課。如何真正做到對自己投資負責,並真正學會如何全面理財?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關燕萍女士。

  關燕萍在上世紀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曾任匯豐銀行香港區個人理財業務主管,對理財業務前中後臺的整個流程非常熟悉,並經歷了香港理財市場成長和逐漸成熟的過程,也目睹了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巨大變化。她認為,理財並不意味著狹義的投資,更不等同於投機,目前內地理財市場依然有較為濃的“投機”味道,這並不利於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

  理財≠投機≠投資,內地理財市場投機心仍重

  南方日報:理財向來是是外資銀行的優勢。今天是剛好是3 15,我們還記得金融危機爆發當年,不少外資行遭遇了理財産品巨虧,使得目前國內投資者對外資銀行理財産品心理上總有種恐懼。您怎麼看待理財虧損的問題?

  關燕萍:事實上,廣義理財並不單指投資,理財理念和內容並不限于買樓和投資股票,只有兩款,投資還有其他廣闊的渠道。我認為,理財不等於投資,一定要改變這個單一理念。2000年前,在香港的個人理財市場,整體宣傳和引導對個人理財的理念進步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投資和投機也有很大區別。雖然目前內地很多市場投資的渠道沒有開放,但我們也看到了目前內地投資者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不充分了解,市場並未成熟到可以開放更高風險的投資工具。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客戶,發現目前內地市場有些人還有些投機心理,去買理財産品的時候有投機心理,這是不成熟的理財市場的直接反映,長期發展下去會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我現在有點擔憂這個風氣會慢慢形成。這對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金融發展很不利。當今中國個人的財富快速增長,理財是很必要,但正視投資理念更是非常重要。

  中國每個人財富積累的速度很快,更要求我們一定要為自己的財富和人生鋪排。要有一個理念,好景不會永遠常在,市場總會有調節波動的時候。小時候,父輩總教育買樓、存錢或者買某些企業的股票是肯定會賺錢的。但是,我在從事銀行業一段時間後,發現市場永遠有波動,樓市也是這樣,理財掛念要有新的認識和改變。

熱詞:

  • 理財産品
  • 理財市場
  • 投資股票
  • 投資工具
  • 風險承受
  • 投資理念
  • 投資者
  • 外資銀行
  • 買樓
  • 銀行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