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盛唐氣象: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9日 1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鎮館之寶

  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簡稱“提梁銀罐”)是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鎮館之寶。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銀器是上世紀唐代金銀器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它們不但全面反映了唐代金銀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同時也再現了大唐王朝的盛世風采以及雄渾博大的大唐文化,而國寶級的鸚鵡紋提梁銀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

  撰文/記者 吳波

  陜西歷史博物館供圖

  或是皇帝煉丹之器物

  提梁銀罐的用途比較廣泛,主要用作飲食器,如盛水、盛酒等。關於這件銀罐的具體用途,目前看法還不太統一。從其蓋內墨書“紫英五十兩”、“白英十二兩” 看,此器當為盛放煉丹藥物的器具,因為紫英和白英是“壯元氣”、“補不足”、“久服輕身延年”的藥物,並均為煉製丹藥不可缺少的原料。據文獻記載,唐代統治者尊崇道教,迷信道教丹藥,認為服食丹藥可致長生不老。考之史載,唐代上自太宗,下迄僖宗,幾乎每個皇帝都與煉丹家有關。如唐高宗曾召方士百餘人“化黃金,治丹藥”,唐玄宗也召道士張果、孫甑生等進行煉丹。

  而唐憲、穆、敬、宣宗等幾個皇帝均因服食丹藥引起水銀中毒而死。何家村出土的金銀器中,僅用於煉丹的藥具就達數十件,同時還有大批金石藥物出土,足證當時煉丹風氣之盛。

  神秘的唐代冶銀工藝

  提梁銀罐在1970年何家村出土時罐內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著一張極薄的金箔,其上立十二隻精緻纖細的赤金走龍,水中散落著十余顆顏色各異的寶石,歷經千年歲月依然璀璨奪目。

  提梁銀罐為純銀所制,紋飾全部鎏金,罐體與紋飾色澤形成反差,産生了一種明顯的主體效果,正是唐代冶銀技術水平的體現。金銀器的造型及裝飾題材作為一種直觀形象,不僅起著美化器皿的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定的時代特徵。這件銀罐大口、短頸、腹鼓而圓,喇叭形圈足,罐肩之上有兩個葫蘆形附耳,提梁插入並焊接在附耳之內,整個造型給人厚重飽滿的美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唐代以胖為美和崇尚力量、健康美的時代風尚;銀罐的裝飾題材以鸚鵡為主體。鸚鵡因美麗能言,成為唐代王公貴族喜愛的寵物。

  紋飾為鸚鵡源自唐人喜好

  從這件提梁銀罐的構圖看,罐腹兩側均以鸚鵡為中心進行裝飾。鸚鵡是能言之鳥,在古代又被稱作“神鳥”。唐時鸚鵡主要棲息于南方和西北的隴蜀等地。由於唐代宮廷達官貴族多喜畜養,因此,各地常把鸚鵡作為“土貢”進獻朝廷。

  除此之外,唐朝新開發的嶺南、交趾等地也在向唐王朝進獻本地鸚鵡。與此同時,由於絲綢之路的暢通,唐王朝的國際影響不斷擴大,天竺、波斯、林邑等國也經常向唐王朝進獻鸚鵡。如七世紀時,林邑國向唐太宗貢獻過一隻五色鸚鵡,太宗極為喜愛,但由於這只鸚鵡不適應寒冷的氣候,太宗特意下詔將其放送回國。

熱詞:

  • 鸚鵡
  • 提梁
  • 鎏金
  • 1970年
  • 唐代金銀器
  • 盛唐氣象
  • 煉丹
  • 丹藥
  • 神鳥
  • 何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