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保護個人信息亟待立法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9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15剛剛過去,中央臺315晚會上有兩個案例放在一起比對著看,比較有意思。其一是曝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網上銀行失竊案,銀行內部員工被曝洩露出售客戶信息。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風險管理部貸款審核員胡斌,向朱凱華出售個人信息300多份。中國工商銀行客戶經理曹曉軍,通過仲介向朱凱華高達2300多份。另外一個是有關垃圾短息的,記者發現,廣州電信、上海電信、隨州電信等眾多電信公司,為了增加收入,都在為垃圾短信的發送提供各種便利。一個月發一億都可以,沒有限制,你能發多少發多少。

  網上銀行失竊,以及垃圾短信滿天飛的現象,都反應了個人信息嚴重泄漏的現狀。網銀被盜還不常見,但是收到垃圾短信的就比比皆是了。筆者本人幾乎每天都要收到幾條房地産廣告信息,還有銀行理財産品信息,孩子小的時候,還經常收到幼兒産品信息。真是讓人不得不感慨,在利益的驅使之下,部分商家真是水銀瀉地般無孔不入,而收到垃圾短信者也是不堪其擾,無力反擊,想投訴都找不到部門。

  而相關信息被洩露的事情還有不少,兜售房主信息、股民信息、商務人士信息、車主信息、電信用戶信息、患者信息已經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産業。但是這個産業跟廣義的信息産業,是水火不相容的,絕對是害群之馬,擾民之禍。個人信息是跟個人生命、財産、安全、尊嚴、隱私等內容息息相關的,這樣的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公然叫賣、獲取利益,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慄、戰戰兢兢。即使是很普通的手機信息被洩露出去,也依然會讓人不堪其擾、不耐其煩。

  我們現在要追究的是,這些信息究竟是哪些部門收集、哪些部門洩露出去的,其中又有著怎樣的利益黑幕。恐怕學校、醫院、銀行等等相關公共服務部門難辭其咎,更可恨的是內部人士為了個人或者部門的利益,甚至內外勾結,為信息的出賣獲利鋪設渠道、逃離監管。

  因此我們要強烈呼籲,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工作。目前世界上已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保護個人信息的相關法律。在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醞釀六年,但時至今日仍未正式進入立法程序。我們應該儘快向國外學習、調研,再結合國內的實際,儘快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只有這樣,才能斬斷信息洩露的幕後黑手,才能讓個人信心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熱詞:

  • 個人信息
  • 信息洩露
  • 立法程序
  • 垃圾短信
  • 銀行理財産品
  • 上海電信
  • 電信公司
  • 商務人士
  • 車主
  •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