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海外版時事點評:別讓古村落成為記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8日 1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經國務院批准,“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被確定為我國2013年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業內專家樂觀估計申遺成功把握很大。

  中國目前有42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如果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其意義不僅僅限于我國又增一處世界遺産,更重要的在於它是中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在2010年6月,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和江西萬年“萬年稻作文化系統”就已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如今,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國農耕文化正受到所謂“舊村改造”的威脅,但願哈尼梯田申遺能夠帶動對農耕文化的保護。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馮驥才是研究並致力於農耕文化保護的專家,據他調研,2005年,能代表或體現中國農耕文化的民居、經典建築、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古村落有5000個,而截至去年6月只剩下不到3000個,中國農耕文化重要發源地齊魯大地上竟然已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原始的古村落。去年9月6日,在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60週年座談會上,馮驥才大聲疾呼“五千年曆史留給我們的千姿百態的古村落的存亡,到了緊急關頭。”到會的溫家寶總理批評説,強制拆遷,把農民趕上樓,丟掉的不僅是古村落,連現代農村的風光都沒有了。

  短短幾年間,代表中國農耕文化的古村落消失近半,令人震驚。這些蘊含著豐富農耕文化元素的古村落,有著數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長的歷史,見證著中國農業文化、古代建築和民俗、民風的演變與發展歷史,但在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建設中頃刻崩潰于推土機下,是多麼可惜!普查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共有230萬個村莊,具有文化保護價值的近3000古村莊只佔0.13%,可見彌足珍貴。如果再不採取有力措施加以保護,或許過不了幾年,我們只能在電影或電視上去品味古村落的“美味”風采。

  農耕文化之所以會被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傷”得不輕,原因有三:一是舊村改造缺乏系統、完整、有效的文化保護措施;二是政績意識淩駕於文化保護之上,GDP崇拜蠶食土地資源;三是房地産和商業利益逼迫古村莊讓位。有鋻於此,但願哈尼梯田申遺能喚醒人們尤其是權力部門對農耕文化的保護意識。雖然許多古村落並不具有申遺價值,但它們是中國農耕文化的根係所在,失而不可復得。城市建設大拆大建破壞文物與文化之覆轍,我們再也不能重蹈了。

熱詞:

  • 古村落
  • 農耕文化
  • 申遺
  • 哈尼梯田
  • 舊村改造
  • 美味
  • 文化保護
  • 民俗
  • 強制拆遷
  • 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