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提升文化內涵 柳州政協凝心聚力為"文化強柳"鼓呼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8日 1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到廣西柳州,文廟是不能不去的地方。”時下,這句話已成為柳州人引以為豪的“潮語”。而文廟得以重建,離不開柳州市政協的鼓與呼。

  柳州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1928年毀於柳州全城大火。從此,重建文廟成了柳州人心中的夙願。2009年2月,市政協委員、柳州博物館館長程洲提出《遷址重建柳州文廟》的提案,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列入柳州2009年“文化建設十大工程”之一,市民紛紛踴躍捐款。期間,市政協及部分委員全程參與了重建柳州文廟的新址選擇、建設佈局、功能規劃、項目跟進等工作,並適時提出意見、建議。經過一年多的施工,2010年9月,一座金光閃爍的新文廟在柳江河畔落成啟用。文廟建成後,如何利用文廟傳承傳統文化、帶動産業發展,又成為市政協關注的問題。

  助推柳州文廟重建,是柳州市政協傾力服務“文化柳州”建設的一個縮影。141件提案,9個重點課題項目,12萬餘字的調研報告,兩本近40萬字、300多張照片的珍貴文史資料書籍,3本包括近千張照片、反映柳州歷史及現代人文風光的攝影作品專輯……一串串數字記錄著市政協為推動地方文化建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柳江明珠”水上演出舞臺、柳侯祠及其建築群恢復歷史景觀、電視劇《劉三姐》製作……一個個文化工程的建成凝聚著委員履職的心血汗水。

  柳州1994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如何讓龍城的文化氛圍更為濃厚?對此,柳州市政協作出了一個深思熟慮的決策──主動請纓參與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於是,市政協與政府部門一同組成“推進柳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課題組深入開展調研,召開數次常委會議進行協商討論,先後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利用資源優勢打造名城標識,提高柳州歷史文化名城知名度》、《關於彰顯特色品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建議》等報告,成為柳州市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工作的重要依據。

  從2008年底開始,市政協主席胡錦朝多次率文史專家、侗學專家及攝影家深入侗鄉侗寨,搶救性記錄下侗民族珍貴的文化。2009年,“中國侗族在三江”攝影展先後在柳州、南寧、桂林、香港、澳門等地展出,吸引了數十萬人次觀賞,精心出版的畫冊《中國侗族在三江》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推出並引起強烈關注,在海內外成功打響了三江侗族文化品牌。2008年至2010年,三江旅遊總人數由61.54萬上升到112.3萬,旅遊社會總收入由2.33億元上升到4.09億元。

  市政協開展了《柳州工業遺産保護與利用》課題研究,組織委員專家到柳州工業博物館視察,就博物館的建設運作提出意見建議;徵集出版文史資料《柳州汽車工業的歷史時刻》,全面反映柳州從製造第一輛木炭車至今近80年的汽車工業發展歷程,為打造汽車工業城獻計出力……如今的柳州,文化建設如火如荼。如何在“文化強柳”中更好地發揮政協作用?胡錦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市政協堅定不移地深入貫徹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和柳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緊扣柳州市現有的文化項目設施,圍繞“如何運行好、發揮好其功能”展開調查研究,積極議政建言,使這些文化項目既有社會效益,又能産生經濟效益,為“文化柳州”建設添磚加瓦。(記者 廖大海 通訊員 黃富強 李理想)

熱詞:

  • 文化建設
  • 文化內涵
  • 文化項目
  • 歷史文化名城
  • 侗民族
  • 潮語
  • 劉三姐
  • 2009年
  • 文化工程
  • 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