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覃 波
“學校曆盡滄桑,校舍破舊,設施落後,師資薄弱,生源短缺,僅有學生80人。”説起2006年以前的學校窘況,岑溪市大隆鎮禮邦紀念學校校長歐其鵬記憶猶新。而今,一座佈局合理、環境優美、擁有3幢教學樓和650多名師生的田園式農村寄宿制示範學校展現在師生面前。
巨變源自當地愛心人士李中旗的慷慨解囊。2006年,原籍該市大隆鎮義修村的實業家李中旗回鄉探親,目睹學校的情景,決定捐資600多萬元,將舊校重新修建。此後,他時刻惦記着家鄉的發展,每年都發動一些慈善家回鄉做慈善事業。他還設立“禮邦紀念學校獎學基金”,對本校學生在鎮隨機抽考中獲總分前2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和教育教學業績顯著的教師進行獎勵。如今,禮邦紀念學校教學質量迅速提高,在鎮內名列前茅。
與禮邦紀念學校一樣,該市三堡鎮車河小學也得到愛心人士覃偉的支持幫助。2009年,覃偉捐贈500多萬元,對車河小學進行擴建。如今,佔地16080平方米的車河小學擁有了嶄新的教學樓,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質的師資力量。“覃偉的義舉,不僅改變了學校環境,更為家鄉孩子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平臺。”車河小學校長覃志仁感慨地説。
2008年,愛心人士、岑溪市安平中學校友覃展敏得知該校辦學經費短缺,匯豪樓重建資金不足,當即慷慨解囊捐款100萬元;2011年,愛心人士甘劍初捐款100萬元興建岑溪市第十一小學……
近年來,該市積極營造“商以助教為榮”的濃厚氛圍,募集社會興教資金6000多萬元,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除捐資建校之外,獎學助學業已成為該市的一項長效機制。市廣大幹部積極&&,各社會團體、各界人士、各地校友紛紛響應,使捐資助學的義舉成為回報教育、回報母校的又一特殊方式,時刻溫暖寒門俊秀之心。
據統計,自2006年成立市獎學助學協會以來,該市共籌措獎學助學基金600多萬元,獎勵大學新生250多人,扶助貧困學生近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