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造好新桃換舊符(快評)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7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馬甲,是個比喻。是説商品所使用的包裝符號,所起的名字。明明是“中國娃”,非要叫個湯姆、約翰,彆扭不説,也有蒙消費者之嫌。可要想告別洋名姓,首先得弄明白:商家為什麼有此一好?

  説白了:洋名好賣。

  這有發展階段的原因。我國服裝業起步較晚,是照著洋葫蘆畫的瓢,以洋為師。既是師傅,自然顯得比學生高檔、優質。大家對洋牌子就比較認。時間一長,便形成了“洋的就是高檔的、好的”這樣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慣性。

  隨著本土服裝業的發展,青出於藍或許還説不上,但從設計、製作、營銷等各環節看,中外的差距越來越小。挂上洋牌子就能當外國貨賣出去,就是證明。然而,消費理念的扭轉卻需要過程。

  而這個過程裏,不能消極地等,應該積極地創。創什麼?創造更精緻的品質、創造更有魅力的本土品牌、創造有自己民族美學特質的“本土衣冠”。打造好更有市場感召力的新桃,在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舊符自然不告而別。不知諸君以為然否?

熱詞:

  • 美學特質
  • 快評
  • 造好
  • 中國娃
  • 洋名
  • 本土品牌
  • 消費理念
  • 不告而別
  • 葫蘆畫
  • 學生
  • 搜索更多美學特質 快評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