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寬容批評監督成為一種習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7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4日,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應該創造條件讓人民提出意見批評政府。他本人甚至考慮,將一些經常批評政府的代表人士請到中南海,面對面地聽取他們的意見。

  以開闊的胸襟傾聽批評的聲音,一直被視作為政者的一種美德,古今皆然。時異勢殊,如今溫總理這一席話,已不僅僅是他個人志趣的即興表達,更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必然訴求。

  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實現全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過渡,是當下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服務型政府的典型特徵,正是以人為本,更多接受人民的監督。所以,群眾的言路日趨開闊,這是不容逆轉的大勢所趨。溫總理提出創造條件讓人民提意見批評政府,既是政府應有的責任擔當,也回應了公眾的特殊期待。

  當下,我國正處在一個社會變遷的特殊時期,不同階層之間的價值觀有著較大的差異,在表達各自意見的時候,必然會産生某些爭論,出現一些批評政府的聲音也在情理之中。這些批評的聲音,無論源自何方是否理性,都在或多或少地反映著社會存在的問題。尤其是一些經常發表公共意見的人士,之所以能夠發出嘹亮而獨特的聲音,大多是因為自身具備著比普通人更強烈的責任感、更敏銳的洞察力。“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將這些人士請到“中南海”去共商國是,這是政府對社會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定能産生更多建設性的作用。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如總理那樣,對於別人的“拍磚”感到很正常。不能接受批評意見,不能善待輿論監督的現象,在一些地方還普遍存在著。有的地方一旦網上出現了批評性的意見,第一反應不是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想著通過各種關係“刪帖”,借此消除所謂負面影響。對那些發表意見的人,動輒“跨省追捕”或者重典治罪,完全將國家公器當成了維持“一言堂”甚至少數人利益的工具。

  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扭曲的權力意識在作怪。一些人表面上也在不斷重復“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實際上卻更習慣於將權力視為私有,這種心態之下,當然就無法坦然面對別人的批評。正如今年兩會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在談到“異地監督”問題時所言,“我們一些領導還不習慣於開放的環境、不習慣在媒體的監督下進行工作。”

  但願這種習慣批評善待批評的新風氣,能從“中南海”吹到各個地方,讓知情權監督權真正成為每個人看得見摸得著的權利,讓寬容批評監督成為一種習慣。(李康寧)

熱詞:

  • 批評監督
  • 中南海
  • 拍磚
  • 政府職能轉變
  • 服務型政府
  • 監督權
  • 十一屆
  • 建設性
  • 社會存在
  •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