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建在地下的博物館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5日 15: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佛山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筆者曾遊覽過形形色色的博物館,如建在水上的亞利桑那紀念館,展廳建在山洞裏的中國航空博物館等,都極富特色。筆者前不久在波蘭旅遊時,參觀的一座博物館極為特殊,因為它是整體建在地面之下的。

  從波蘭首都華沙驅車3個小時,就到了克拉科夫城郊的維耶利奇卡鹽礦故址。從13世紀末以來,這裡一直是重要的岩鹽開採之地,1976年被列為波蘭國家級古跡,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該礦由總長達200公里的許多地下通道組成,連接著2000多個挖掘而成的洞室。礦井深達327米,分佈在9至327米的9層不同深度的水平巷道,有些地方成為對社會公眾開放的旅遊景點。

  維耶利奇卡鹽礦博物館是鹽礦的一部分,設在地下,于1950年建立,供遊客參觀的是分別位於地下60至130米深的前三層,都是17世紀以前就已開採過的巷道遺跡,兩側和頂部都使用刷了白油漆的圓木支撐,非常牢固。

  我們沿著300多級木梯盤旋而下到達參觀區域,鹽層中挖掘出來的長長的白色通道,雪亮的燈光,在鹽壁上幻化出五彩斑斕的景觀。在漫長的勞動歲月中,礦工們在生産勞作中富於創造,他們形成了用岩鹽原料雕刻成各種物品的傳統,地下教堂、聖壇、浮雕、吊燈以及數以百計的真人大小或更大的雕像都是他們的傑作。第一個大廳裏有一組人像鹽雕,主題是匈牙利金卡公主嫁到波蘭後,讓人們在克拉科夫找到鹽礦的故事。沿途除了一些再現礦工勞動畫面的場景復原,還收藏著當年的採礦工具和機器設備,以及數以百計的鹽雕藝術品,如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礦工為祈求平安而雕塑的耶穌、聖母瑪利亞……形象生動,栩栩如生。一件件被精心挑選、永久保存的藏品,為遊客開啟了一條超越時間、空間的歷史通道,令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

  據導遊介紹,鹽礦博物館每年在這裡都會接待遊客上百萬人,到了氣候宜人的夏季更是遊人如織,絡繹不絕。礦井下還有經營紀念品的小店,向遊客出售鹽制的手鐲、檯燈等各種工藝品,精美絕倫。除了遊客,每年都會有許多呼吸道疾病等患者來到這裡,因為鹽礦地下深處還利用特殊的生態環境,建立了供過敏性疾病患者治療的療養院所。穿行在離地面100余米深的鹽道上,遊走于各個展室、娛樂大廳、餐廳、鹽湖和祈禱堂之間,竟然一點也沒有閉塞窒息的感覺,可見裏面的通風增氧效果的確不錯。

  遊覽完畢,坐電梯上升到地面,呼吸著來自大自然的清新氣息,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些終年在地表深處辛勤勞動的一代代礦工的生活畫面,他們創造的這片人間奇跡,是勞動與智慧的結晶,令人肅然起敬。

  (熊秀蘭)

  維耶利奇卡鹽礦地下通道。

  維耶利奇卡鹽礦博物館採鹽設備。

熱詞:

  • 博物館
  • 鹽礦
  • 鹽道
  • 1950年
  • 礦工
  • 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 最後的晚餐
  • 礦井
  • 遊覽
  •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