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殿堂進得去,還要能“看得懂”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5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海大劇院等推出 “公益票價”,上海音樂廳推出“音樂午茶”……近期,上海的公共文化機構頻推公益性文化項目,吸引普通百姓走入藝術殿堂。多年呼籲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投入的全國人大代表奚美娟,對此頗感欣慰。但在“門檻”降低之後,新問題接踵而至──走進藝術殿堂的百姓,常常反映“看不明白”、“聽不懂”。

  “像畢加索大展這類高層次的展覽、演出,剛接觸的老百姓覺得有距離,這很正常。”奚美娟説,這就需要更多普及性工作,來縮短文化藝術與普通人的“心理距離”。

  奚美娟認為,為數更多的民間力量的作用尚待充分開掘。今年春節,上海虹口區多倫路現代美術館一項名為“讓經典走進生活”的展覽,曾深深打動奚美娟。這是幾名藝術愛好者自發籌辦的展覽,他們展示了一批世界名畫,在邀請公眾免費參觀的同時,為他們介紹每幅畫的背景和故事。展覽數天,反響熱烈。

  “他們非常值得欽佩,民間或許有很多這樣熱心文化公益的人。”奚美娟認為,以這種方式向社會公眾提供文化普及,是在“降門檻”後重要的後續環節。她將他們稱作“文化公益志願者”,其本身甚至就是雷鋒精神的當代詮釋。據她的判斷,願意投身類似工作的人並不會少。“藝術愛好者大多樂於分享。”奚美娟説,如果利用他們向更多普通民眾開展文化傳播,效果顯然遠超“獨樂樂”。而在目前,不少藝術愛好者潛藏民間,面對公眾的機會十分有限。

  為此,她建議政府和文化機構可以更多地搭建平臺,一方面更大發揮現有的文化公益志願者作用;一方面增強“嗅覺”,從民間發現並吸引更多文藝愛好者、專業院校師生等參與到文化普及事業中來。同時,相關機構也應與民間的文化公益志願者互動,與之共同努力提升廣大百姓的鑒賞力和理解力。“老百姓很有理解能力,你只要去落實了,就會有回報。” (本報北京3月12日專電)

熱詞:

  • 奚美娟
  • 殿堂
  • 門檻
  • 藝術愛好者
  • 心理距離
  • 嗅覺
  • 文化機構
  • 上海大劇院
  • 文藝愛好者
  • 院校
  • 搜索更多奚美娟 殿堂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