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英報:重塑資本主義不能僅靠修修補補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4日 1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月25日文章】題:修修補補(作者該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阿納托爾 卡列茨基)

  重塑資本主義似乎是2012年的大計劃。但是,譴責資本主義舊模式的同時提出的多數想法都太膽怯,與其説是重大改革,不如説是修修補補。

  比爾 克林頓提議私人慈善發揮更大作用,文斯 凱布爾希望加強董事會,奧朗德要求法德達成新協定,達沃斯論壇呼籲建立“新的決策模式”。這些提議大多毫無意義。

  企業和政治精英希望改變話題,不談真正激進的改革,這很自然。但做這種否認的時間恐怕已經不多了。在美國政界已經開始一場徹底的爭論,關於稅收、公共開支和政府角色。在歐洲,挽救歐元的戰鬥意味著政治和經濟管理界將發生一場真正的革命。英國面臨大幅削減開支。要帶領國家克服這些挑戰,從政者就必須向選民提供一套令人信服的説法。

  真正激進的領袖,無論撒切爾、裏根還是羅斯福,都是把改革當作一項理想化的事業才取得成功。今天的政治辭令卻少了這種鼓舞人心的調子:“我們必須修補舊體系以避免過去的災難。”

  全球資本主義的真正轉變要求什麼?

  首先是有關競爭性的市場自然高效、理性、穩定的經濟理念。經濟理論與銀行獎金和不公等問題比起來也許顯得不那麼重要,但資本主義之前的一切變革都涉及有關市場與政府關係的新思路,而如今這樣的新思路再次成為一種需要。如果市場無疑永遠比政府更善於分配資源、決定收入分配和預測未來,那麼重大的改革根本不可能進行。然而,一旦“市場永遠正確”的主義被放棄,接下來自然就會發生徹底的變革。

  宏觀經濟管理是第二步。如果資本主義經濟並非天生就能自我修復,政府和央行必須穩定失業率和銀行業,同時控制通脹。這意味著放棄簡單化的通脹目標,結束央行的獨立,挽救歐元,讓政府債務有序地緊縮。

  第三,一旦社會開始質疑資本和收入的市場分配,真正的金融和商業改革才可能進行。在銀行監管中,像收緊資本和流動性要求等嚴重惡化全球衰退的起反作用的政策,可以用承認政府是現代經濟體中所有銀行匿名合作人的更為直接的監管取代。與此同時,工業政策、收入分配和環境、科學與基礎設施投資成為政治決策的關鍵,這甚至比銀行改革還重要。

  一日“市場原教旨主義”被放棄,“補貼”和“挑選贏家”就不再是濫用的術語,而成為公共政策目標,政客必須為此負起責任。科學、能源技術、醫療和文化上的重大改革始終靠補貼支持,無論來自政府還是贊助人。行業干預的問題不是“挑選贏家”,而是支持輸家。為避免這種情況需要更強大的問責機制和經濟干預規則,這引向變革的最後一個領域。

  隨著政府更多地從事經濟管理和控制,政府也必須縮小成本和規模。昂貴的養老金計劃和醫療計劃已成為所有政府的噩夢;如果資本主義要改革,它們必須逐漸轉向私營部門。眼下卻在發生相反的情況,尤其是在英國,為年長者提供養老金和醫療的福利國家得到保護,而花在教育和兒童身上的錢卻被削減。沒人注意到傳統福利國家現在如何成為質量和年輕一代的敵人,這充分顯示出改革資本主義的討論是多麼膚淺。政府應當更小更強大,更積極的政府也許需要終止福利國家。

  (未經允許,其他媒體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

熱詞:

  • 補貼
  • 泰晤士報
  • 挑選贏家
  • 通脹目標
  • 央行
  • 歐元
  • 收入分配
  • 宏觀經濟管理
  • 能源技術
  • 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