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助人使陌生人社會處處有溫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4日 0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京日報數字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根生

  日前,《人民日報》“與雷鋒同行”欄目報道了南京人尚曉雲的事跡。

  尚曉雲是南京妙峰庵社區家政服務員,她盡心盡力照顧獨居孤寡老人已有8年,還經常掏錢幫生活困難的老人買日用品,被稱為獨居老人的“好女兒”。報道中有個細節特別感人:她多年陪著一位獨居老太“守夜”,夜裏總不敢睡沉,聽見老人起夜的動靜就爬起來攙著,聽到老人説夢話就輕聲喚醒安慰……有人説她傻,沒有必要做到這樣,她卻認為,“將心比心,收穫的是寶貴的感情”。從這句樸素話語中不難體會出,尚曉雲不是把助人看成單純“付出”,而是當成了“收穫”和“快樂”。

  南京是“博愛之都”,像尚曉雲這樣以助人為樂者不勝枚舉。比如理髮師劉佔龍,與同事每月堅持為老人義務理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劉佔龍説,“我們都有老的那一天,自己的一點付出,得到了老人們的認可,很感動”;南京市白房房屋報修服務中心,已經為兩戶殘疾家庭義務服務了10年,而且,“大半夜,一個電話他們就來”;教師彭小虎,開車到河西錦江花苑小區附近,突然看到有位女士抱著重病患兒為等車著急,於是把車停下,將小孩及時送到了醫院;前些時公交車在南京長江大橋上發生故障,一車急於上班的乘客急得團團轉,私家車紛紛停下來義務帶客……

  1962年8月15日,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戰士──雷鋒,因公犧牲。半個世紀過去了,“以服務人民為最大幸福,以幫助他人為最大快樂”為典型標識的雷鋒精神,因一代又一代人努力踐行而歷久彌新。半個世紀接力,“以服務人民為最大幸福”精神一直生生不息;千萬人踐行,“以幫助他人為最大快樂”精神始終溫暖著社會。無數“尚曉雲”以其助人為樂之舉,使我們實實在在感覺到,50年來,“雷鋒”從未離開,一直就在時代前進的行列之中。

  中國已由熟人社會進入陌生人社會,“陌生人教育我們的孩子,建築我們的房子,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不過,陌生人社會絕不是陌路人社會。儘管在陌生人社會,生活秩序要更多依賴法制來規範,但許多事又不是單憑法制就能辦到的,比如像尚曉雲那樣“聽見老人起夜的動靜就爬起來攙著”。一個和諧社會,既要有法制來規範,又要有人間真情來溫暖。陌生人社會,人員流動性增強,親人距離遠了,更需要相互關愛,以滿足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故而在道德焦慮中,對雷鋒的呼喚也從未停止過;在商品浪潮中,凡人善舉總是感動著人心、啟迪著良知、溫暖著社會。

  只要合理合法,追求功利和實用價值就無可厚非,當今社會也尤其需要人們創業創新創造財富。但除了追求功利和實用價值,人還需要追求道德價值和審美價值,從中享受尊嚴、崇高、快樂和幸福等美好情感體驗。助人為樂之“樂”,就在這裡。助人,解了別人急難愁,融化了社會“陌生”,也使自己有了快樂和幸福之感。只要願意,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助人為樂中實現真善美追求,使陌生人社會處處不“陌生”,處處有溫暖。

熱詞:

  • 陌生人
  • 尚曉雲
  • 雷鋒
  • 收穫
  • 助人
  • 守夜
  • 好女兒
  • 人民日報
  • 陌生
  • 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