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關鍵是塑造人的精神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4日 00: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關鍵是塑造人的精神

  呂軍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精神的具備,能夠激發人的崇高情懷,實現人的自我超越。同樣的,一座城市的精神塑造,能夠凝聚人心,調動力量,推動發展。因此,在我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大目標之下,提出“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以精神力量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恰當其時。

  人的精神是城市精神的最重要支點。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了解這城裏的人。正如與北京人打交道多了,你會感覺北京是“大氣”的;與上海人交往長了,你會認為上海是“精明”的。要想塑造城市精神,必須以塑造市民的精神為先決條件。

  武漢人骨子裏積存有“敢為人所不敢為”的基因,這既源於武漢人秉承古代荊楚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更源於在中國近現代社會中,武漢人砥礪出“勇往直前、敢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勵精圖治、埋頭苦幹”的創業精神,辛亥首義的成功、大武漢的快速形成、改革開放初期武漢諸多驚艷表現無不證明了這一點。然而,放眼當下,相比一些城市,武漢人的精神氣質中尚缺乏幹事業時那種“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執著與勇氣,與有些城市相比,差距更為明顯。

  以“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為主要內容塑造武漢市民精神,使之內化於心、外踐于形,進而擦亮武漢精神這張名片,創造永恒的精神財富和發展動力,仍需要我們作出諸多努力。要以志願精神、人本精神、法治精神、自治精神為核心,打造武漢的市民文化;切實落實市民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提高市民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宣揚並培育尊崇法律、理性平和、積極進取、勇於負責的市民氣質,以之與塑造城市精神進程和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從環境條件來看,就是要創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寬鬆的社會環境。要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讚許突破,反對保守;完善競爭機制,清除不公平因素;倡導精益求精理念,摒棄見好就收心態,為每一位個體踐行城市精神提供必要的、良好的外部環境。于推動力而論,需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引領示範作用,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使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在踐行武漢城市精神的進程中先行一步、作出表率、樹公信力於民,由此帶動廣大市民自覺參與,共同推動城市精神塑造向縱深發展。就持續發展而言,需要建立政府、社會、市民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確保共識始終統一、方向始終一致、力量始終匯聚,最大限度地釋放和發揮廣大市民在塑造武漢城市精神和復興大武漢目標中的能量和作用。

  人的精神塑造與城市精神塑造是一體兩面,同生共長;精神的塑造會是一個長期過程,且無捷徑可走,不能寄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因此,“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唯有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方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作者單位:市檢察院)

熱詞:

  • 塑造
  • 市民氣質
  • 人本精神
  • 精神力量
  • 精神財富
  • 精神氣質
  • 人的精神
  • 大氣
  • 基因
  • 辛亥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