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背篼幹部”:貴州麻山深處的當代驛卒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3日 2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長順3月11日電 題:“背篼幹部”:貴州麻山深處的當代驛卒

  作者 王超 李桐

  踏著嶙峋的山路,貴州省長順縣敦操鄉的34個鄉鎮的政府官員,每週都會背著裝滿生活物資的背篼到分佈于敦操鄉10至20公里外的村民組為村民們送上生活必需品,當地居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為“背篼幹部”。

  敦操鄉位於長順縣最南端,是全省100個極貧鄉鎮之一,這裡土地貧瘠,石漠化嚴重,人均耕地0.9畝,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972元人民幣。全鄉62個村民組,星羅棋佈,分散在麻山腹地中。17個村民組還未通公路,最遠的村民組距鄉政府所在地需要走8小時以上的山路,最近的也需2小時。

  十年前,敦操鄉便有官員背著帆布口袋為一些村民送東西,時間長了,來訪的官員與農民漸漸熟絡,希望得到幫助的村民也越來越多,敦操鄉便將為村民運送物資發展成為制度,將62個村民組劃分為34個點,由34名幹部每週四,用背篼幫村民送去生活用品。

  30歲的梁東元是“背篼幹部”一員,記者採訪他時,他正背著背篼往敦操鄉的川洞和麻地兩個組送高粱種子和生活用品。梁東元説,今天下去的這兩個組都比較近,來回的路程只需4個小時。

  在川洞的一戶農民家,記者看見梁東元將一卷帶來的衛生紙分成幾份,疊好後放入一位臥床老人兜裏,又用碗盛來水,喂老人吃藥,宛如對待親人一般。

  梁東元告訴記者,老人叫梁貓妹,今年80多歲,雙目失明,膝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精神不正常,小兒子去年去世,老人與12歲孫女相依為命。昨天自己來看望老人時發現老人正在發燒,老人用廢報紙擦拭鼻涕,鼻子被報紙磨破,於是今天幫老人帶來了衛生紙和藥。

  臨走時梁東元將水和藥放在老人身邊,用苗語再三叮囑老人按時吃藥,隨行的其他幹部也留下了一袋麵包給老人,老人拉著梁東元的手説:“謝謝,我眼睛不好,看不見你們長什麼樣子,你們都是好人。”

  梁東元説,像梁貓妹這樣的空巢老人,在敦操鄉有很多,都是靠政府救濟生活,因此很多時候,為村民們買的生活用品,都是幹部們自己掏錢。記者了解到梁東元每個月工資為1100元,扣除保險後,實際領到手的只有850元左右,生活並不寬裕。

  採訪當天,並不是梁東元定時送物品的日子,梁東元告訴記者,每個村民組裏都有寫有定點服務官員聯絡電話的公示牌,不管什麼日子只要接到求助電話,“背篼幹部”都會將需要的物資送下去,雨天晴天都是如此。

  記者隨梁東元翻了兩座山為6家村民送去了春耕所需的高粱種子。4個小時的山路,讓記者漸感蹣跚,而梁遠東始終健步如飛。每到一家梁東元都會向村民教授高粱的種植方法。而村民們也都會拉著梁東元,留他吃飯,但都被婉拒了。為了不增加村民負擔,“背篼幹部”送東西時都是自帶乾糧,在路上用餐。

  在返程時,一位村民追來,將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交給梁東元,讓他下次來的時候幫忙取點錢帶來。梁東元告訴記者,這裡很多村民都很信任“背篼幹部”,關係很融洽,因此時常會將存摺交給幹部們,幫忙辦些存取款的業務。

  “希望村民們能早點富裕起來”梁東元望著村民們四壁透光的房屋感嘆道,“修好路,或者搬到交通方便的地方居住,村民們生活好了,也就再也用不著我們的背篼了。”(完)

熱詞:

  • 梁東元
  • 幹部
  • 麻山
  • 背篼幹部
  • 村民組
  • 種植方法
  • 和藥
  • 川洞
  • 石漠化
  • 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