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論壇:民生的基層視野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3日 19: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父輩賣苦力,我們拼智力,‘漲工資’不再是唯一訴求,也注重職業發展、福利保障”——這是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關於新生代農民工特點的最切身感受;“養兒防老,不如參加新農保”——這是吉林省四平市市長石國祥代表聽到的群眾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最實在評價。兩會的民生議題中,這些接地氣、原生態的內容,既打開了廣闊的基層視野,也引發民生的現實思考。

  一枝一葉總關情,老百姓對民生的感觸最敏銳,也最有發言權。兩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參加江蘇、雲南代表團審議時關心民情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村裏有多少人從事農業生産,新農保具體標準是什麼,“茅草房變小洋樓”每戶投入多少錢,總書記對細節的關注,生動詮釋了“群眾利益無小事”,更是一種示範和提醒:為政者也需要“站在田頭想問題”,更深入了解一線情況,更重視百姓真切感受,更認真抓好政策落實。

  滴水可見太陽,小變化折射大趨勢。當拿到新房鑰匙走出蝸居的困難職工臉上綻放笑容,背後是上千萬套保障房建設的宏大規模;當來自哈爾濱的遊客在海南三亞的醫院體驗異地結算,背後是覆蓋13億城鄉居民的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當廣西馬山縣農村孩子們的飯盒告別黃豆腌菜,背後是惠及2600萬人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積極推進……在基層視野的觀照中,民生改善的宏觀與微觀、數字與事實、成效與信心,具有實打實的説服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通過基層的民生觸角,更能觸摸到問題與挑戰、變化與期待。城鎮化率歷史性地超過50%,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之一,但進城農民焦灼的“融入城市難”,提出了社會民生的課題;PM2.5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説明在城市天際線不斷延伸的背景下,市民越來越在乎頭頂的天空是否湛藍,表達了對環境民生的關切;文化惠民的議案提案,反映了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人們希望“鼓了口袋富腦袋”,凸顯了對文化民生的需求。

  百姓對民生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民生改善的內涵越來越豐富,民生領域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這既是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中國注解”,也是馬斯洛需求曲線的“中國攀升”,更是小平同志“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論斷的時代見證。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下,為政者更需順應時代要求、對接基層期待。民意民聲多樣,民生決策不能搞“一言堂”;各地情況複雜,政策執行不能“一刀切”;民生內容有變化,改善民生不能總是“老一套”;新舊難題交織,民生改革不能寄望“一招鮮”。

  從新的民生起點繼續出發,我們有理由充滿信心。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實現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同步提升”,各地領導紛紛表示“不斷滿足人民新期待”,彰顯了執政者的民生理念;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增速下調、民生工作加速的“一降一升”,今年中央財政預算民生支出普遍呈兩位數增長態勢,勾勒出清晰的民生路線圖。重視民生,體現了黨心與民意的強烈共鳴;改善民生,激蕩著頂層設計與基層視野的同頻共振,這其中蘊藏著民生答卷更加精彩、中國前行更加穩健的底氣與力量,正如全國人大代表色珠的感言——“百姓的日子過好了,發展的步伐才能邁得更穩更大”。

熱詞:

  • 人民論壇
  • 民生
  • 基層
  • 群眾利益無小事
  • 人的全面發展
  • 胡錦濤總書記
  • 政府工作報告
  • 學生營養
  • 同頻共振
  • 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