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緩解血荒,開源還是利誘?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3日 16: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政協委員建議修改《獻血法》緩解血荒

  本報訊(特派北京記者肖歡歡、李華、林霞虹)我國目前獻血率只有8.7%,低於發達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實際獻血量不足用血量的一半。“血荒”也成為兩會委員們關注的熱點。有委員認為,單純對無償獻血精神鼓勵不給力,應適時打開有償獻血禁區,“以利誘之”。也有委員認為,應把無償獻血上升為公民義務,同時放寬獻血年齡,重在“開源”。

  問題一:對獻血單是精神鼓勵不給力

  全國政協委員、祈福集團董事長彭磷基表示,無償獻血制度的初衷是防止血液被買賣牟利、保證血液質量,但也造成了血庫永遠處於“告急”狀態的硬傷。造成這一現象的首要原因是單純的精神鼓勵不給力,“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還在為生計奔波,很多人對幾百元的獎勵還是在乎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免費用血程序繁瑣,“獻血容易用血難”。

  問題二:“獻血免費用血花費”打擊獻血熱情

  彭磷基表示,“血荒”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有償用血費用高昂。《獻血法》規定,公民臨床用血時需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看似收費名目都合理,而實際上用血病人的切身感受是獻血免費,用血花費,而且費用還相當高,平均每毫升用血量就要花費1元多。若是稀少血型費用則更高。

  高昂的用血費用使民眾産生許多負面想法,例如:無償獻血與高昂用血費用之間的利益究竟被誰所取?

  觀點PK

  給予獻血者一定物質獎勵

  針對國內頻現的血荒,彭磷基認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打開有償獻血的禁區,在繼續鼓勵無償獻血的同時,也讓有償的血液源源不斷流進來。無償獻血者仍可按現有政策享受相應的免費用血優惠,有償獻血者在用血時則按照普通病患收費。

  他還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住處管理系統,每位獻血者根據身份證可建立一個全國通用的賬戶。一是方便獻血,避免産生一人多地獻血多地發證的情形;二是避免了某些“賣血者”多次重復獻血,損害獻血者身體健康;三是方便用血,用血者只要憑本人身份證就可以用血,避免要無償獻血者先墊錢再報銷,解決異地用血報銷難問題。

  他還建議建立血液信息公開制度,包括血液的流向、使用人、報廢原因等,以方便監督血站對血液的管理,也減少民眾對血站工作的誤解。

  無償獻血上升為公民義務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認為,《獻血法》應增加對獻血者和用血者具有約束力的條款,從而把無償獻血上升為每個公民的義務。應建立公民自願獻血的激勵機制,政府應出臺鼓勵政策,公務員&&獻血,號召符合條件的國家工作人員獻血一次。還可以將無償獻血與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高醫保報銷比例等挂鉤,把無償獻血向農村延伸。

  同時應提倡自體輸血手術。在歐美發達國家,普遍推行自體輸血手術,約佔用血量的20%~40%,既避免了因輸血傳播疾病,又節約了費用。我國自體血液僅佔1%左右。

  此外,還要節約用血。據專家估算,近年來持續出現的血荒中,由於人為浪費的因素,會導致30%的臨床血液被浪費。一方面是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是過度治療造成的。

熱詞:

  • 血荒
  • 開源
  • 獻血法
  • 彭磷基
  • 用血量
  • 免費用血
  • 有償獻血者
  • 手術
  • 禁區
  • 自體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