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札記:“3 11”“絆”起共同記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3日 0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東京3月10日電(記者 馮武勇)一年了!對於日本“3 11”大地震,因經歷不同、視角不同,人們或許感受不同。正是不同人心中的“3 11”構成了對那場災難的共同記憶。

  岩手縣大船渡市消防隊員佐佐木裕一的記憶中,烙刻著與之並肩戰鬥的15名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夜以繼日的救援身影。“他們的到來,讓災民們感到很安心、踏實,”他由衷地説。

  宮城縣女川町中國女研修生叢偉的記憶中,救命恩人佐藤水産公司專務佐藤充在海水包圍的屋頂上左衝右突的身形將銘刻終生。在幫助20名異國研修生擺脫海嘯威脅後,佐藤充被海浪卷走再也沒能回來。“我們回來看您了,希望您在天堂過得快樂,”被佐藤充救助的5名研修生時隔一年來到恩人的墓地。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的記憶中,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的日日夜夜恐怕永世難忘。日本政府9日公佈的部分議事記錄內容顯示,作為當時處理那場核泄漏危機的最高責任者,菅直人在事故翌日就意識到,“這是戰後日本面臨的最大危機”。

  在福島縣南相馬市市長櫻井勝延的記憶中,震後第一個月,南相馬市一度淪為“孤島”的焦慮之感刻骨銘心。這位市長在親自上陣參加東京馬拉松比賽時,將災區重建比作跑馬拉松,鼓勵民眾不要放棄、不斷努力、挑戰自我極限。“大家有一個共同心願,就是儘快返回家鄉,重建家園。”

  日本京都名剎清水寺住持每年底都要揮毫寫下象徵世態的年度漢字。2011年,日語中寓意“紐帶”、“牽掛”的“絆”字以絕對優勢獲選年度漢字。

  “絆”字構成了震後日本社會的共同記憶。一年來,前往岩手、宮城、福島三個主要受災縣的志願者累計達百萬人次,支援災區的捐款總額達數十億美元,至今仍有源源不斷的善款每天捐往災區。

  “絆”字也是“地球村”守望相助的集體記憶。日本外務省公佈的資料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16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43個國際組織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並且“3 11”的教訓和經驗已成為世人鑒以防災、減災、控災的共同財富。

  “3 11”,因其災難規模之大、後果之嚴重、影響之超越國界,也因其發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之一、發生在一個防災意識最先進的國度、發生在一個傳播手段日新月異的時代,使之不僅銘記在每一個日本民眾心中,也留存在耳聞目睹、關注這場災難的世人記憶裏。

  在一場特大災難的時間軸線上,一週年,可哀悼逝者,可慰藉生者,但遠不足以宣示再生,撫平傷痕。至今,仍有大量災民處於避難狀態,仍有大量災後廢墟尚待清理,仍有大批受災企業瀕臨倒閉,仍有眾多福島民眾生活在核輻射陰影中。他們的苦難不僅在記憶中,更在現實中。

  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慼慼。隨著時間流逝,關於這場災難,有些記憶將強化,有些不免風化,但請謹存2011年3月11日的共同記憶──天崩地裂,草木失色,驚濤怒浪,萬物浮沉。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3
  • 11
  • 紐帶
  • 地球村
  • 清水寺
  • 福島
  • 菅直人
  • 外務省
  • 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