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合作社成依安農民致富金飯碗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3日 0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10日訊 吃國糧曾被人稱為是捧到了金飯碗。可依安農民捧的“金飯碗”卻是他們自己靠合作創造的。

  “生産成本降低,農産品質量提升,有了專業合作社,農民增收有了保障!”在依安縣中心鎮建設村孫剛農民專業合作社裏,村黨支部書記楊國航説起合作社給農民帶來的好處便打開了話匣子,他説:“這種抱團種地的方式,符合大農業的發展方向,大大提高了土地産出率和效益,實實在在地讓農民腰包鼓了起來。

  長期以來,受傳統觀念束縛,農民的生産方式始終徘徊在單打獨鬥的弱勢模式中。2009年3月,依安縣委、縣政府大力倡導提高農村專業化組織程度,中心村種田大戶孫剛在本村率先發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本著自願、民主的原則,成立了孫剛農民專業合作社,同年6月,他又在全縣成立了第一家農業科技進村服務站。幾年來,合作社通過採取“五統一”的經營模式,依託服務站,實現了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目標,達到了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農資購買“三個不出村”。如今,合作社不斷壯大,由最初的14戶41人耕地面積1400畝,發展到現在的50戶150人7500畝耕地,實現了土地連片種植。去年,入社農民人均收入達2.6萬元,比入社前翻了一倍。

  同樣的土地,靠啥讓農民種出了金蛋蛋?“靠的是科技種田”孫剛説。據他講,為了讓農民增收,合作社從播種到收穫全程都有技術人員指導,嚴格按科學種植流程規範作業。去年,合作社玉米平均畝産達1100斤,甜菜平均畝産在3噸以上,收穫時每坰地保低價達到2.6萬元,除掉成本每坰地純收入1.1萬元,除此之外,該合作社農民年底每畝地還分到了700元的紅利。從科技上得到甜頭的孫剛,這幾年來不斷完善合作社的經營方式,測土壤、選品種、授技術、傳消息,樣樣較真,還組織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春耕在即,孫剛這兩天正和幾個社員研究種植結構調整的事,堅決壓大豆、擴大玉米和甜菜種植面積,今年,合作社計劃種植玉米5500畝、紙筒甜菜2000畝,去年秋季已完成全部整地任務。目前,備春耕生産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各種農資全部準備到位,機電井等設施已完成檢修,只待春播。

  據依安縣農委工作人員介紹,全縣像孫剛這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185家,2011年,全縣合作社實現土地規模經營100多萬畝,玉米平均畝産1300斤、甜菜畝産近3噸,總收入達8億元,人均純收入達1.5萬元,合作社成了依安農民致富的“金飯碗”。

熱詞:

  • 農民專業合作社
  • 金飯碗
  • 農民增收
  • 農民致富
  • 孫剛
  • 農民人均收入
  • 玉米
  • 畝産
  • 甜菜
  • 五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