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肥鄉38名“龍織女”織38個“龍”字慶“三八”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1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長城網邯鄲3月9日電(席亞楠 李運強 張濤)“龍”字大家都認識,也不稀奇,但由38個不同文體的“龍”字連在一起組成一幅長38米、寬1米的巨幅龍字畫卷,你見過嗎?3月8日,肥鄉縣舊店鄉張莊村的38名龍“織女”們就合力完成了這一“曠世”佳作。

  記者在張莊村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裏看到,兩台傳承了幾百年的老紡車和織布機“咔吱咔吱”作響,38名屬龍的農家婦女輪流上機織布,她們手投機梭,腳踏經桿,或上或下,或投或收,熟練自如,靈巧穿梭。上午11時5分,38個惟妙惟肖、形態各異的“龍”字製作完成。

  “我們38個姐妹都是屬龍的,在本命年織出38個不同的 ‘龍’字來慶祝自己的節日,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龍“織女”劉運娥看著剛剛完成的作品高興的合不攏嘴。

  2月1日,鄭運香和幾個姐妹湊在一起,琢磨怎樣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三八”婦女節。“今年是龍年,我們又是都屬龍的,咋不再找幾個屬龍的姐妹來一起織38個‘龍’字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呢?”她們一拍即合,馬上開始分頭張羅。鄭運香負責找人,劉運娥負責經線、繪圖。6天后,38名“織女”悉數到位,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全部是青一色遠近聞名屬龍的紡織“高手”。

  “我們是從2月9日正式開始織字的。”鄭運香介紹説,張莊村土織布有700多年的歷史。它以純棉紗為原料,織出的布質地柔軟舒適、冬暖夏涼、透氣性好,而且還綠色環保、傳統時尚、古樸大方。但隨著社會發展,工業經濟日益繁榮,機械化逐漸代替了效益低下的傳統手工製作技藝,土織布一度面臨失傳危險。2008年張莊村成立專業合作社,把分散的勞動力聚集到一起,合夥經營,抱團創市場。目前,該村常年從事土織布製作的“織女”達200多人,年創造經濟效益500多萬元。

  “手工織布比較費時費力,要想在粗布上織字作畫更是需要很深的功底。”劉運娥告訴記者:“在土布上織字做畫遠比織布費勁勞神,除了經線、掏繒、闖杼、上機等72道工序外,關鍵技術就在“織”上,一梭一線馬虎不得,嚴格按照預設好的圖樣來挑線、穿梭,多一根少一根都不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月的“辛勤”勞作,一副長38米、寬1米的38個紅色“龍”字終於順利完工,在淺紅色底布的映襯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38個龍字由楷體、宋體、繁體、篆體等38種不同字體共同組成,有的如翻江倒海,有的似飛龍上天,有的像腳踏祥雲……一個個形神兼備、遒勁有力。

  “我們38個姊妹織‘龍’字不僅是因為自己屬龍,也不是僅僅為慶賀‘三八’婦女節,更是寓意著我們偉大祖國龍騰盛世、繁榮昌盛。”龍“織女們”紛紛表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她們之所以織“龍”字,就是想用這種傳統的手工織字技藝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讓土布織字技藝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關鍵詞:肥鄉,龍織女,龍,三八婦女節

熱詞:

  • 織女
  • 三八
  • 龍字
  • 張莊村
  • 高手
  • 專業合作社
  • 土布
  • 2008年
  • 形神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