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政協委員姚愛興:落實教育投入是政府應盡責任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1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姚愛興。

  落實教育投入是政府應盡責任

  ——訪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姚愛興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中央財政已經把4%列入預算,應該説這是第一關。落實4%的責任是誰?是政府,是各級政府。”記者見到來京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姚愛興時,他正在細細研讀政府工作報告。從大學教師到政府官員,身份的轉換,讓姚愛興既有著政府官員的穩健與敏銳,也有對教育的一片深情。

  姚愛興告訴記者,我國實行的是財政分擔機制,中央將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編入預算,對地方各級政府是一種要求,也是一種引領。“中央財政預算列入了,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都要列進去,寧夏就將4%寫入了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當然,列入預算不等於最終落實,關鍵在於預算的執行,要把列到教育上的錢一分不少地投入進去,不能截留、挪用。”姚愛興表示,近年來,寧夏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幾屆政府都把加大投入、發展教育作為政府的責任。

  2008年,自治區本屆領導班子一就任,就有了一個創舉,把“十五”期間教育的所有欠賬全部補上,對過去一些預算執行不到位的地方及時進行補充,當年的教育財政投入就達到十幾億元。“這是相當大的力度,要知道寧夏回族自治區去年生産總值僅2060億元,財政收入剛過200億元。隨著國家對西部轉移支付力度越來越大,我們新增財政主要用在民生上,在國家普惠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惠民的項目。”在姚愛興心中,這些年自治區教育發展最好的是普及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他自豪地對記者説,現在的寧夏南部山區,所到之處,最好的建築就是學校。結合危房、危窯改造,寧夏的中小學校舍面目一新。

  以前一提到寧夏南部山區,人們總會聯想到“貧瘠”、“荒涼”等字眼,如今這裡的孩子們在首府銀川讀上了中學。“怎麼讓六盤山地區這些南部貧困山區孩子上好學?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經過幾年的摸索,先後在銀川建了六盤山高中和寧夏育才學校,這兩個學校的規模,一個有一萬多人,另一個有七八千人,生源全部來自南部山區貧困地區。”姚愛興介紹説,學生來到學校以後,除了免除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學雜費,能免的免,能補的補,幾年下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貧困地區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背後是強有力的財政支持。“這兩所學校投入很大,完全是政府行為。”姚愛興説。

  從寧夏確保政府教育投入責任的實踐出發,姚愛興強調,從國家層面,4%的落實是貫穿全年的,能不能落實,落實得怎樣,關鍵要看預算執行情況。強化以各級人大為主的法律監督、社會各界參與的民主監督,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寧夏每年都要發佈民生規劃,為民辦實事中,教育至少有2件,這些實事連續5年經過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姚愛興説,年初建賬、年中檢查,年底給代表們交賬,多年建立起來的這種機制,很好地推動了政府教育投入責任的落實,並使之成為常態。(記者 柴葳 劉琴)

熱詞:

  • 姚愛興
  • 教育財政
  • 教育投入
  • 政府工作報告
  • 六盤山地區
  • 教育發展
  • 優質教育資源
  • 十五
  • 全國政協委員
  • 寧夏南部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