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港媒:中國底氣足才能發出自己聲音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0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香港《大公報》3月7日文章,“這個世界是一個很不平衡的世界,有人拿著大喇叭,有人只有小喇叭,有人沒有喇叭。但是我始終認為,數字比喇叭重要。”外長楊潔篪6日此番話令台下記者眼前一亮,會後迅速被廣泛引用和解讀。

  記憶中,楊潔篪曾在前幾年的記者會上借喜歡打乒乓球,説自己是個不服輸的人;又以“調焦距、對光圈”形容相互了解是發展國與國關係的基礎;還曾提到過不能用“油畫標準”欣賞“中國水墨”。講完了體育、攝影和美術,今年又説到了樂器。沉穩嚴謹的個性之上,楊潔篪也試圖用形象的語言闡釋嚴肅刻板的外交辭令。

  國際輿論的聲場中,歐美國家擁有最強大的“喇叭”,最響的聲音,主導著幾乎所有重要議題;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有的是小“喇叭”,各自積極發聲,越來越不容他人忽視;但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則至今尚沒有“喇叭”發出自己的聲音。

  中國應擁相匹配話語權

  今天的世界,信息氾濫而多元本來就容易讓有價值的聲音埋沒,一方面説話必須盡可能提高分貝,因為這決定了自己的聲音和意見能讓多少人聽到;同時,一樣的“音符”,不一樣的“音色”會給聽者以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能否讓國際國內不同的輿論場更好理解接受,爭取更多的支持和認同,還需對“音色”更精心的雕琢,更好的消除“雜音”。

  話語權是軟實力的體現,需要更多的媒體走向國際化,改進宣傳策略和溝通技巧。就像對於評價一個人,除了能力的認可之外,要有觀念的認同、良好的形象才能贏得長久的信任和支持。

  正如楊潔篪所言,中國日益成為解決國際地區熱點問題的建設性參與者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因此,中國應當擁有和自己國力相匹配的話語權。能否吹響“喇叭”取決於能否有足夠的底氣、中氣。這就要求在國內繼續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練好內功,才能讓“喇叭”傳出的聲音更和諧,傳播的更遠更有力。

熱詞:

  • 喇叭
  • 港媒
  • 音色
  • 音符
  • 雜音
  • 大公報
  • 聲音
  • 焦距
  • 光圈
  • 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