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足球仍是體育改革的突破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1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州恒大7日客場完勝韓國全北現代隊,為即將開幕的中超足球聯賽提前送上一份賀禮。

  中國競技體育的希望在職業體育,中國職業體育的希望在足球和籃球,而中國足球和籃球的希望則在職業聯賽和職業俱樂部。因此,恒大的勝利無異於中國足球破黑前行中的一道曙光。

  近20年前,足球被當作中國體育改革的“突破口”。它所探索的職業體育架構、體育産業的破冰、社會資本的介入和全球人才資源的配置,儘管很不完善和成熟,但卻代表了現代體育的走向,擊中了中國體育的軟肋,對中國體育其他項目甚至優勢項目具有不可低估和無可替代的借鑒和示範效應。這些年來中國體育界嘗試並取得成效的改革,哪一項不始於足球?官員腐敗、水平低下、後備人才短缺……我們有一萬個理由看低、嘲諷甚至遠離中國足球,但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路徑卻是中國體育要在全球贏得地位和影響力所永遠也繞不開的通道,僅憑這一個理由,我們也應該重視足球、珍惜足球、做強足球。

  體育具有公益特性,但同時具有更廣泛的産業基礎。以職業賽事為本體産業的體育産業,已成為體育發達國家的核心和支柱。但中國體育不僅體育産業增加值偏低,2010年只有美國的約十分之一,並只佔到中國GDP的0.55%,相對於美國的2%有巨大的差距。而且中國體育産業結構倒置,職業賽事只是小頭。如果我們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不加緊開發足球、籃球等優質體育資源,不加緊打造職業賽事品牌,一味指望國家加大投入,此路必然越走越窄,最後則無路可走。

  毫無疑問,能否把足球中超、籃球CBA打造成盈利能力強、文化影響力大、社會美譽度高的品牌職業賽事,不僅關係到中國兩個大球項目的盛衰,更關係到中國體育的命運。如果説20年前的足球職業化改革是一種“無意識遠見”,把水平低下、不影響中國體育“金牌戰略”的足球作為“試驗品”,那麼今天中國體育界必須要有“頂層設計”的戰略思維,把事關中國體育命運的職業足球和職業籃球再次當作“突破口”,從制度、思維、資源等方面大力改革,把打造高質量的職業足球、職業籃球作為自身改革發展的“第一要務”。

  在中國體育的發展中,我們要正確並妥善處理好體育事業與體育産業,公益屬性與産業屬性,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的關係,不可偏廢。同時還必須處理好國家隊賽事與職業聯賽的關係。

  長期以來,中國體育界重國家隊賽事、輕職業聯賽,“聯賽為國家隊讓路”已成為習慣性思維和道德制高點,在2008年發生的CBA“縮水”為國家男籃集訓讓路便是極端一例。

  現在正是改變這一傳統思維和做法的時候。既然打造職業聯賽品牌命運攸關,我們就應該對職業體育、職業聯賽規律有足夠的認識,對社會資本、職業俱樂部和球迷有足夠的尊重。我們當然要保證國家隊的集訓和比賽,但再也不能以犧牲職業聯賽作為代價。姚明在NBA打球,為中國掙得的美譽度和影響力要多少支國家隊才能相提並論?這是一種隱性但也許效果更佳的“為國爭光”,我們必須正視。

  許基仁

熱詞:

  • 體育發達國家
  • 突破口
  • 國家隊賽事
  • 中超足球
  • 職業聯賽
  • 體育改革
  • 體育資源
  • 改革發展
  • 體育産業結構
  • 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