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代表建言:資金應更多地用在基礎教育上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3月9日消息:今年兩會,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2年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

  2011年,國內生産總值(GDP)47.2萬億元;按照增長7.5%計算,2012年GDP預計50萬億元左右,其4%意味著2萬億元。此前,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就“當前的財政政策和財政工作”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曾表示,今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大體安排約21984億元,大數就是2.2萬億元,其中各級公共財政預算擬安排20937億元。

  “過去政府沒有那麼多錢投給教育,但現在錢多了卻反而不知道該怎麼用了。”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學院院長黃藤在發言時説。“如何用好這筆錢?”這個問題在這幾天的兩會現場被頻頻提及。

  全國人大代表陳偉蘭:

  首先解決貧困地區孩子們吃飯難

  目前,不少貧困山區的小學生仍然靠背柴背糧上學讀書,身體嚴重營養不良,住的也是破舊漏雨的“校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陳偉蘭説:“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棟樑。這話有個前提,就是這些孩子們能吃飽穿暖,能擁有一個安心讀書的環境,最基本的吃住不解決,孩子沒法好好學習。”

  陳偉蘭認為,教育經費多了是好事,但使用必須理性地考慮。政府喜歡把資金投到高等教育上,但從長遠看,資金應更多地用在基礎教育上。義務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種基本公共服務,因此,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教育公平。

  全國人大代表秦紹德:

  應重點解決義務教育失衡問題

  “教育經費佔到GDP的4%,只是一個新起點。”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秦紹德代表指出,教育經費將隨著GDP的增長而逐漸增長。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為4.9%,欠發達國家為4.1%,英國達到約11%。

  秦紹德告訴記者,“我們講的4%,是以全國的GDP為基數,實際支出還要看各地政府的本級財政支出究竟能夠拿出多少。”我國教育投入的整體水平較低,與教育經費保障體系不合理有關:我國基礎教育實行以縣鄉財政為主的保障機制,由於各地財力的差異,造成基礎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嚴重失衡。秦紹德説,目前我國義務教育的實現率其實只有91%左右,所以今年的教育經費應對邊遠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和城市遠郊的薄弱中小學校傾斜,最大限度地推進義務教育的均等化。”

  全國政協委員劉長銘:

  建立教育經費使用評估機制

  教育經費使用的效益如何提高,成為不少代表、委員們關心的話題:“教育經費是人民群眾納稅的錢,一定要加強使用的透明度。”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委員建議,“從結構性評估到使用效益的評估,都應該立法予以規範,花好納稅人的錢,讓孩子得到更多的實惠。”

  現實中存在這樣的情況:校舍建得非常漂亮,實驗室卻裏缺少必要的實驗儀器,甚至不能保證正常的教學。劉長銘認為:“要把錢花在切實提高教育質量上,避免搞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這不僅涉及到評估標準的問題,還涉及到評估主體的問題。”他建議,對教育經費的使用評估,除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外,還要讓家長、社會評估機構甚至學生參與。

熱詞:

  • 基礎教育
  • 評估主體
  • 教育公平
  • 建言
  • GDP
  • 義務教育
  • 校舍
  • 全國人大代表
  • 國內生産總值
  • 城市遠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