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尋烏大手筆描繪民生畫卷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江網-江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尋烏訊 (記者羅俊民、湯民) 從尋烏縣行政中心放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是兩處正在拔地而起的建築群,一處為規劃建設2000套保障性住房的新社區,一處為佔地200畝的縣二中搬遷重建工地。拿出縣城黃金地段辦教育、建保障房,時刻關注孩子們的成長、關注困難群眾的生活,體現了尋烏決策者的良苦用心和為民情懷。

  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將民生工程和百姓幸福指數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尋烏探索脫貧致富新路之魂。為實現既定目標,縣裏把扶貧攻堅的主戰場選在偏遠貧困地區及城市棚戶區,通過加大投入、創新思路,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産和生活的條件。地處偏遠的吉潭鎮賴地村、羅珊鄉筠竹村,山路崎嶇、住戶分散,300多戶山民生活異常艱苦。縣裏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積極實施整體搬遷、集中安置、修復生態的扶貧之策,在上級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先後投入近2000萬元,將兩村群眾遷移到果業面積大、客商企業多、勞務需求量大的南橋鎮,以確保移民遷得出、穩得住、富得起。如今,兩村合成的金橋新村百姓安居樂業、和諧相處,村民採果、揀果及務工收入是過去的3倍多,昔日的山裏人家也悄然融入了翠綠的山林。因地制宜實施産業扶貧,通過引進良種良法、扶持加工企業、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使每一個貧困村都能走上有個性的脫貧致富路,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位於高山地帶的龍廷鄉大田村,氣候偏冷、雲霧繚繞,不宜果業宜茶業,縣裏幫助村民引進白茶品種,壯大龍頭企業,組織力量營銷,推行“公司+基地+農忙”模式,使1800多畝高山茶成為168戶群眾的“搖錢樹”。

  政府投資、集中建設、規劃小區、統一管理,是該縣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亮點。縣委、縣政府公開承諾,首先確保城市低保戶保障性住房應有盡有,並逐步將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納入供房範圍。為此,該縣財政拿出3000萬元墊底,並借力國家投入及縣國有資産投資公司融資,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設,僅去年就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000套,超過了省計劃要求的20%,並已有748套可投入使用,春節前夕有440戶群眾將遷入新居。與此同時,該縣加大教育和衛生投入,把興教育作為興縣立縣之本。近兩年間,縣財政為此投入7000萬元,向上爭引相關項目11個。至今,該縣已完成投資1.97億元校園除險加固工程,使90%以上的學子住進了防震安全校舍。且籌資近1億元改善縣、鄉醫療條件,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民生大投入奏響了科學發展的和諧曲。

  作者:羅俊民 湯民

熱詞:

  • 畫卷
  • 搖錢樹
  • 保障性
  • 住房建設
  • 良種良法
  • 果業
  • 集中安置
  • 校舍
  • 建築群
  • 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