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打通"科""技"轉化路 龔學平:"産學研"應立足於"需"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0日 2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記者毛麗君、曹磊3月8日報道:“産學研結合”看起來像是老生常談,説久了,似乎也有了一定的共識,可當這個話題真正擺到了臺面上談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在上海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小組審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石化董事長戎光道的一席話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圍繞“如何理順産學研關係”的話題,代表們一下子炸開了鍋。

  從企業自身發展實際案例所起,戎光道舉了碳纖維技術研究、實驗和使用的例子,他提出,這一戰略性新興材料的應用必須要“實現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的産學研有機結合,並且由企業主導開發以確保創新技術持續穩定的開發和生産。”

  “企業主導”的觀點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總裁陳虹的強烈共鳴。他説,企業和高校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前沿科技、基礎科技的研發上,集中在應用技術上,然而,“一搞産學研,高校就要&&”,在項目合作過程中,高校和企業在爭取經費支持,這時候,“高校的話語權往往比企業大”。

  “美國産學研搞得很好,他們是由企業招標,請在專業方面強的大學一起來報價、報項目時間,一起提出方案,然後由企業在方案中進行選擇,由企業出錢,政府根據企業的決定提供相應的補助。”陳虹表示,這樣一種由“企業主導”的模式,有利於理順“産學研”的關係。

  雖然“産學研”最早提出時被定義為一種“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書本知識和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産、實際經驗、科研實踐結合的教育形式”,但作為來自高校的代表,秦紹德對於在“産學研”關係中,“企業主導”的地位給予了認可。他表示,高校離技術的進步還有“一段路”,産學研一定要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一定要走通,走不通,創新想要變成生産力是不可能的”。

  “我們也很想把技術轉化成生産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多接過話題,她以藥物生産為例指出,目前很多技術並不難,但想要大規模投産,成本太高。站在高校、科研單位的立場,她希望大型企業注重基礎研究投入,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基礎研究合作,同時她也提出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是不是可以借鑒美國羅氏公司的研發模式,企業聘請科學家從事藥物、新技術的研發?”

  在“科技”向“技術”轉化的過程中,高校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企業又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面對各種爭論的聲音,全國人大代表龔學平把矛頭直指“産學研”,他認為,要理順這三者的關係,立足點應放在“國家戰略需要和社會需求上”,“産學研”的口號本身就是“不妥的”。

  “應當是需、學、研、産。第一是需,就是高校應當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社會需求設置學科、專業。現在有些高校有多少和尚辦多少廟,有什麼教授設什麼專業,和需求脫離;第二是學,就是高校應以學為主,工廠以産為主,否則,高校容易商業化、追名逐利;第三是研,高校要把企業需要的東西帶到學校去研究;第四是産,就是把研究的成果形成知識産權,交給企業去生産,投入市場。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理順這些關係。”

熱詞:

  • 産學研
  • 高校
  • 産學研結合
  • 科技
  • 技術
  • 企業主導
  • 全國人大代表
  • 藥物
  • 基礎研究
  • 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