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張學友的一首歌説起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0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阿 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學友

  阿 櫓

  張學友的二分之一世紀演唱會深圳站已于上週五落下帷幕。歌神五十歲了,大概從他四十歲開始,關於他的評論就大都是舊調重彈了,要麼談論他如何成為一個“傳説”,要麼談論他如何“不老”,真應了他唱的那首《不老的傳説》。確實,談論張學友的唱功,就如同談論羅納爾多的球技一樣──你談與不談,他都在那裏。

  既然泛泛而論對於張學友無甚意義,那就具體談談他的一首歌,也湊熱鬧聊聊“張學友最好的一首歌”這個老話題。就我而言,在張學友的如林佳作裏,最欣賞的是《她來聽我的演唱會》,雖然這首歌並未完全體現他的唱功。原因有二:

  一是寫詞的角度。流行歌曲多寫愛情,可愛情翻來覆去不過那些事,要想寫好,角度至關重要。這首歌的詞作者黃中嶽劍走偏鋒,以聽演唱會入手,擷取了一個女人人生的四個片段,娓娓道出了一個女人的心靈史:十七歲時男友癡情一片,二十五歲時看似風光明媚卻危機初現,三十三歲危機爆發,四十歲後僅有的一點心思也欲訴無人了。這首歌尤其適合與陶傑那篇著名的《三場戰爭》對照:女人的一生有三場戰爭:十六歲的時候,芳華像春天,跟女同學比漂亮;三十六歲的時候,風華像盛夏,跟女同事比老公;到了五十六歲,年華到了深秋,這時跟一夥麻將牌友比兒子。三場戰爭,一場比一場慘烈,也一場比一場深沉。兩者一樣凝練簡短,但無限滄桑,盡在其中。

  二是演唱和編曲。這首歌找到了一個最適合的人來演唱──誰能比張學友更有資格、更有底氣唱這首歌?誰可以自信滿滿地説自己有一大批歌迷從少女到中年地聽他幾十年?誰又能如他這般淋漓盡致地唱出歌裏的味道?在編曲上,這首歌只以簡單的吉他伴奏,一開始就是安靜和低緩的,即使是唱到十七歲時候的癡心和熱烈,張學友的聲音也是收著的,讓人隱隱不安,總覺得好像有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後面的第二節和第三節印證了這種不安,但依然波瀾不驚,哪怕唱到女孩的人生危機的時候也是一樣;而反復出現的副歌,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生正是由這一場場心醉和心碎所組成。到最後一節,吉他伴奏已經若有若無了,張學友的聲音也一下子低沉很多,恰與這段詞的感情對應──“在四十歲後聽歌的女人很美,小孩在問她為什麼流淚?身邊的男人早已漸漸入睡。”

  這個不管天真的孩子和流淚的妻子而自顧自睡去的男人是誰?是以前那個癡情的“徹夜排隊”買演唱會門票的男孩?還是那個曾經三心二意“送別人玫瑰”的男朋友?抑或是心灰意冷後草草嫁了的一個看起來可靠的男人?不知道。而正是這種未盡之意讓人在聽完之後陷入了深深的惆悵之中。

  正如在這首歌裏做到的一樣,張學友正是因為把人的情感唱活了才走上神壇,但是,對我們而言,聽他的歌,卻不應抱著膜拜的態度去聽,而應首先將他還原為一個人,如此方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聽出他歌中的味道──這是唯獨屬於張學友的人與神的辯證法。

熱詞:

  • 張學友
  • 傳説
  • 她來聽我的演唱會
  • 不老的傳説
  • 女人
  • 副歌
  • 伴奏
  • 愛情
  • 男人
  • 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