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小食用菌打開致富門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2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清遠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外地客人到基地參觀學習

記者採訪李師傅

鎮幹部到基地了解生産情況

高産雜交木耳

  記者新春走基層

  記者毛小平/圖 葉慧勤/文

  2月22日上午,記者走基層來到清新縣龍頸鎮。得知該鎮新引進了一個生態農業重點項目,其投資者還是“全國科技星火&&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記者立即與鎮政府工作人員一同前往興農珍稀菇果産業生産基地採訪。

  “不好意思,老闆昨天剛離開,回浙江了。”接待我們的李師傅抱歉地説。雖然沒有採訪到“老闆”,但記者在基地遇到了一批來自禾雲鎮西社村委會的客人。村幹部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是第二次來基地參觀了,這次來主要是想和基地經營者研究合作問題。

  “利潤空間大,投入1元就有2元利潤。”劉先生坦言,是可觀的利潤打動了他們,目前村委會打算先投資種植十畝,如果收益高再向村民推廣,希望能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這裡種的是什麼菇啊?”“雜交木耳一年能收多少次?”……一走進食用菌大棚,劉先生和同事就迫不及待地向李師傅“取經”。“雜交木耳對菌棒的要求較高,一定要新菌棒,所以種植一年後就要換。但舊的菌棒還能培育雞腿菇之類的食用菌。”李師傅介紹説,地上一根根長45厘米、寬15厘米的圓柱型物體就是菌棒,菌棒裏面填充的是含有菌種的木糠。菌棒能夠重復使用,只要懂得各種食用菌的生長習性,就可以在大大節約成本的同時增加生産利潤。

  李師傅告訴記者,一畝地大概能育8000多條菌棒,加上搭建簡易棚,一畝成本需要3萬元。儘管各種食用菌一年能收穫的次數不同,少的只有兩三次,多的有四五次,但一年下來平均每畝純利潤都有五六萬元。

  “周邊已經有十幾名村民對我們的項目感興趣了。目前我們也計劃讓他們在基地工作,教他們熟識種植技術後再讓他們回去種植,基地負責技術指導和回收食用菌。”李師傅笑著説,老闆的投資宗旨就是把發展高科技農業帶到龍頸鎮,為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豐富“菜籃子”工程作出貢獻。

  據了解,清新縣興農珍稀菇果産業生産基地是清新縣龍頸鎮政府招商引資及國家扶貧開發的生態農業重點項目,由清新興農珍稀菇果專業合作社投資。基地預計總投資600萬元,第一期開發食用菌、紅果兩個大新興産業,總投資300萬元,並逐步擴大項目規模,以示範基地為基礎,通過技術示範、培訓,輻射推廣栽培食用菌1000萬袋,種植蔬菜500畝,種植紅果1000畝。

  項目投資者梅小平是高級農藝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科技星火&&人、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為民好書記、浙江省第十二屆黨代表、浙江省雲和縣人大常委會常委。

  目前基地共種植了冬菇、猴頭菇、金富菇、雞腿菇、木耳等十多種食用菌,主要銷往清遠和廣州,一年利潤大概有四五十萬元。

熱詞:

  • 食用菌
  • 老闆
  • 致富
  • 李師傅
  • 雜交
  • 菜籃子
  • 木耳
  • 興農
  • 投資者
  • 雞腿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