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講述對中華文化的敬畏與熱愛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2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汕頭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農曆龍年,被譽為“百家講壇第一壇好酒”的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重回百家講壇,開講《大故宮》並將貫穿整個龍年,吸引了大批觀眾。為何首提“大故宮”概念?這次回歸百家講壇有什麼創新?蟄伏數年有何新的感受與觀眾和讀者分享?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在閻崇年家中對他進行了專訪。

  百家講壇開講《大故宮》,故宮就可以了,為何還要“大”?對此,閻崇年笑答“故宮本來就大,不是我故意把它説大。”《大故宮》首次打開故宮外延,將頤和園、圓明園、避暑山莊、瀋陽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等納入故宮姻係,並以空間為序、歷史為線、文化為魂,透徹解析明清皇家族係、機制構架、社會人文、文化淵源,以及建築、文物、民風等。

  故宮內外,專家濟濟,“我有自知之明。”閻崇年説,北京故宮至少分古建、器物、書畫、文獻、檔案、宮史等六大門類,各有各方面的專家。故宮是個百科全書,從任何一個側面都可以把它展開,但任何人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只有揚長避短,從我的老本行歷史、文化的脈絡來展示故宮。”

  閻崇年認為搞歷史的人要注重“實”,對史實、數據要反復求證,甚至有點“較真”。比如講到三希堂,閻崇年就去查《王羲之傳》《蘭亭序》;講到書法,閻崇年自認為這方面的修養還不夠,就專門去研究王羲之的字,看別人研究王羲之的論文和藝術評價。

  在對故宮進行剖析之後,故宮在閻崇年心中留下怎樣的印象?“中國五千年文化與藝術的聖殿。”閻崇年激動地説,“我們現在敬畏故宮不是敬畏皇帝,是敬畏當年創造故宮的那些匠師、藝術家和勞動者,守護的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華。”

  “我在整個《大故宮》的講述裏,內心始終産生一種情感,就是要愛、要善。我們這些年忙於搞物質建設,太缺乏愛和善了,特別是對待我們五千年的文化遺産,大家都要有愛。”

  去年底,北京提出了“愛國、包容、創新、厚德”的北京精神,隨即在網上出現種種惡搞。作為其中“厚德”的解釋者,閻崇年從歷史文化角度認為,“北京精神”的提出,是“時所需、勢所需”,至於用哪幾個字概括“北京精神”更為恰當,還可以在今後不斷完善、豐富。

  北京作為首善之區,官(官員)多、士(知識分子)多,北京的官和士要首先修德。閻崇年認為,德有“常德”和“大德”之分,常德就是日常的文明禮貌,大德主要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北京的官和士既要修養常德,更要修養大德。(新華)

熱詞:

  • 大故宮
  • 大德
  • 常德
  • 厚德
  • 百家講壇
  • 中華文化
  • 蘭亭序
  • 北京精神
  • 王羲之傳
  • 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