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兩會基層之聲:“一口塘”凝聚民心民力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1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皮曙初、李鵬翔)在湖北代表團駐地,湖北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初代表一見到記者,就拿出一本相冊説:應該報道一下“挖萬塘”活動,這是解決農村實際問題的惠民利民之舉。

  這本相冊記錄了百丈河村清挖塘堰的情景。王金初告訴記者,百丈河村一共有45口水塘,大部分年久失修,能夠發揮作用的只有25口,這次在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投入20多萬元,7個村民小組每組一口當家塘,不僅恢復了灌溉能力,還成為山村裏的一道道景觀。

  從去年12月開始,湖北省開展“萬名幹部進萬村挖萬塘”活動,8550個工作組深入全省2.6萬個村,整治塘堰20萬口以上,實現每個村民小組整治一口當家塘。全國兩會上,來自基層的代表們對以“一口塘”為切入點解決民生實際問題展開了熱議。

  來自鐘祥市的周家貴當了十全國人大代表,年年為“小農水”建設建言。他説,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據測算,水利對糧食增産的貢獻率為44%左右,其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為37%。但是,調查中發現,農村不少塘堰缺乏投入、疏于管理,淤積毀損嚴重,成為“碟子堰”,給農業抗旱和灌溉帶來不利影響,已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一塊“短板”。

  周家貴説,水塘是南方特色的小水利,在許多地方,“一口塘”就是一個片良田的旱澇調蓄池,湖北省抓住“小堰塘”這個“大水利”,不僅改善了當前的水利現狀,而且激發了廣大農民和社會全方位的水利建設積極性。

  “以前,農民洗衣洗物,養雞喂牛,用水全憑‘一口塘’,幾十年不清理,水塘裏泥越來越厚,草越來越深。”回顧“一口塘”的發展史,來自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全國人大代表、黃岡市市長劉雪榮説,堰塘雖小,但可以讓千家萬戶直接受益,對保障農民生産生活用水,改善村莊居住環境,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王月娥是一名鄉村教師,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後,她對農村水利建設也極為關注。她説,挖塘活動不僅是一次聲勢浩大的農村水利建設運動,它更是實實在在的民生舉措,是凝聚民心民力的大好事。

  據了解,湖北省省級財政專門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省發改委、省水利廳、各個市州及縣市也分別籌措相應資金,拿出真金白銀改造“小農水”,實實在在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

  “穿膠鞋,下堰塘,挑塘泥,丈土方,群眾看到了真幹事、做實事的幹部作風,也更加增強了對黨和政府的感情。”王金初代表告訴記者,英山縣一位63歲的老人用地方話編了一個順口溜廣為傳唱:“黨的好政策,幹部真負責,修塘又補堰,百姓沒話説。”

熱詞:

  • 民力
  • 省發改委
  • 一口塘
  • 基層
  • 兩會
  • 凝聚
  • 短板
  • 塘堰
  • 農民
  • 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