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60年“新喬世居”成菜園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1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著名的客家圍屋“新喬世居”(龍崗區文物保護單位),竟然被租戶開闢成菜園。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實習生 李婷婷 文/圖

  日前,有讀者向本報報料稱,作為記錄坑梓文化和歷史的無字紀念碑,城堡式客家圍屋中最出名、規模最大的圍屋──“新喬世居”,竟然被租住在裏面的住戶挖開了乾隆年間的青磚,用來開闢一塊地方種菜。看著殘去的老屋、被毀的青磚,璀璨的一段歷史漸漸逝去,讓深諳客家圍屋所蘊含的文化和品質的人們深感痛惜和心酸。

  投訴:二百多年地磚被毀種菜

  5日,記者專程來到坪山新區坑梓街道秀新社區新喬圍了解情況。猶如一張舊照片,前景是一個半月形的池塘,叫月池,後面一排洗盡初粧的灰色瓦房,有些許滄桑。圍屋前有禾坪,兩邊有帶山墻的轉鬥門樓,正門有一石匾,上書“新喬世居”四個大字。圍屋中央是祠堂,四週是方方正正的客家老宅,形成“三堂兩橫”的家居單元,層次分明,左右對稱。祖堂前挂有“文魁”、“恩貢”等牌匾。圍屋門口的石碑顯示:2001年6月,“新喬世居”被龍崗區人民政府公佈為龍崗區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圍屋,記者被眼前的“景致”嚇了一跳──祠堂門口地面上原本鋪排整齊的古老青磚路面被挖得亂七八糟,大多碎成兩半或幾塊,像是經歷了一場浩劫,有幾塊地上已種上了青菜苗。沿著小路繼續往裏走,祠堂後面一塊空地,已然完全變成了“菜園子”。

  居民:歷史顯赫,保護修繕缺失

  採訪中,圍屋第12代居民──60歲高齡的黃友來向記者講述了圍屋的歷史:“新喬世居”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仲冬月,距今有近260年曆史,由坑梓黃氏三世祖建成,圍屋坐北朝南,為三堂、四橫、一圍龍、四角樓、一望樓建築。

  “現在的圍屋明顯已經敗落了,很多黃氏族人要麼出國成了華僑,要麼早就搬走了。”住在此處的原居民所剩無幾,現如今的“新喬世居”變成了出租屋,租金十分便宜。幾天前,有人未經黃友來的同意,擅自將他老屋旁的青磚挖開種菜。

  專家:“新喬世居”是無價之寶

  記者隨後採訪了中國考古學會、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的專家彭先生。據介紹,“新喬世居”是深圳最早的客家圍屋之一,這種風格的圓形圍屋十分罕見。從歷史上講,乾隆年間保留下來的建築物本就不多,而它佔地8265平方米,規模之巨大更是十分罕見;從風格上看,“新喬世居”屬於從廣東梅州引入的建築方式,樣式十分別致。“可以説,‘新喬世居’就是無價之寶!”

  彭先生還説,客家圍屋的保護與管理的形勢非常嚴峻,如不儘快保護和加強管理,客家祖先遺留的這批珍貴歷史文化遺産勢必繼續遭受荒蕪或拆毀的命運。

  (請報料人領取報料獎200元)

熱詞:

  • 新喬世居
  • 客家圍屋
  • 青磚
  • 種菜
  • 祠堂
  • 文魁
  • 菜園子
  • 景致
  • 文物保護單位
  • 乾隆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