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圖文:大師作品似小孩塗鴉引爭議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12: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楚天金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楚天金報訊 圖為:觀眾認為大師類似的作品看不明白

  圖為:展覽現場小朋友的繪畫作品 (答璇供圖)

  □見習記者李翌 通訊員答璇

  昨日,“戲墨墨戲”作品展在武漢美術館開展,展出了林風眠、關良、聶幹因等現當代藝術家的四十余件戲曲人物畫作品。主辦方介紹,這些作品以“國畫”來表現“國劇”,散發出典型東方藝術的獨特魅力。但不少觀眾並不認可,他們覺得有些作品過於簡單,像小孩子的繪畫作品,看不出太多藝術的味道。但畫家認為,戲曲人物畫,並非畫出外貌特徵就是佳作,最重要的是展示齣戲曲的韻律。

  觀眾:大師作品似小孩繪畫

  武漢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國畫”來表現“國劇”,是中國筆墨畫中一種較為獨特的繪畫形式,它將這兩大藝術瑰寶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以戲曲特有的表現力和形式美,給予水墨畫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另一方面又以水墨的寫意性的表達方式,擴展了戲曲作為繪畫題材的內涵與外延。二者珠聯璧合,散發出典型東方藝術的獨特魅力。

  “戲曲”與“水墨”,一為“國劇”,一為“國畫”,兩種珍貴文化遺産,能否在藝術創作中碰撞出更精彩的藝術瑰寶?昨日,現場不少觀眾觀展後並不以為然,有觀眾認為這種畫風更像是一個噱頭,看不出藝術價值所在。展覽現場,武漢美術館特意邀請武漢京劇院的演員,進行生、旦、凈、末、醜等角色的表演,20多名小學生現場作畫。多名觀眾更是感嘆,這些十幾歲小孩的繪畫創作,似乎和展覽的作品沒有什麼區別。

  畫家:懂戲又懂畫方知神韻

  昨日,70多歲的著名畫家聶幹因,在武漢美術館現場作畫。聶幹因了解到觀眾的質疑後,坦然一笑,表示“有時候大師創作和小孩作品,僅一步之遙”。

  聶幹因介紹,戲墨這種表現形式,最早要追溯到中國近現代畫壇大師關良那裏,關良的彩墨戲劇人物畫獨樹一幟,作品質樸平易,用筆簡單。但看似簡單容易的創作,一點濃墨就可以點醒眼睛瞳孔,極為傳神,這也是大師最見功力的地方。

  聶幹因表示,畫好戲曲人物,並非畫出外貌特徵就是佳作,最重要的是通過水墨的寫意,展示齣戲曲的韻律。只有既懂戲又懂畫的觀眾,慢慢品味,才能體味畫中的戲曲神韻所在。

熱詞:

  • 戲曲
  • 大師作品
  • 水墨
  • 國劇
  • 人物畫
  • 繪畫題材
  • 美術館
  • 國畫
  • 繪畫作品
  • 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