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發展實體經濟需要全局性減負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8日 1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宏觀大勢

  2011年全國的稅收收入比前一年增長了22.6%,達到8.97萬億元,稅收依然延續了近年來的高速增長態勢。這一數字的背後,是企業家們對實體經濟前景的擔憂。

  今年的全國兩會儘管剛剛開幕,多位來自企業界的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圍繞企業稅負問題的提案。王健林、楊元慶、李東生等等這些知名的企業家,在提案中,都在關心稅。企業家們如此“心有靈犀”,説明處在相同經濟環境下的他們,冷暖相似。

  今年2月,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的稅收收入比前一年增長了22.6%,達到8.97萬億元,稅收依然延續了近年來的高速增長態勢。

  在這一數字的背後,是企業家們對實體經濟前景的擔憂。這一點,企業家們與去年年底發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的有關説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要防止實業空心化。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讓從事實業的企業“有利可圖”,這個“利”與企業的稅負直接相關。

  全國政協常委王健林在提案中建議,對3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長期全額免稅,其目的是要讓小企業有利可圖,讓其有成長空間。所有的大企業,都是從“微小”開始的,放水方能養魚。小企業經不起經濟波動,在貨幣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去年一些地方就曾出現中小企業老闆“跑路”事件。

  據報道,按照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的説法,企業利潤的30%-50%被拿走,企業很難發展。因此,小企業需要的不是救急式的臨時幫扶,而是系統性的減負。把更多的利潤留給企業,讓它們在面臨經濟波動、成本上升的時候,有應對的能力,這樣小企業才有長大的可能,才有為國家貢獻更多稅收的可能。

  事實上,認為稅負沉重的並不只是小企業。全國政協委員、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2011年公司納稅42億元,企業的凈利是16億元。用他的話説就是,“稅負高,壓力大”。查閱TCL的財報,可以發現,其2011年的營收是608億,以此計算,納稅後,其凈利潤僅佔營收的2.63%。如果加上通脹因素,這樣的凈利潤率,可能稱得上“負數”。這與一些“玩資本”的金融企業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這樣的情況下,42億的納稅,在李東生的眼裏,當然是沉重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賺辛苦錢的企業家們,在殫精竭慮之餘,面對金融行業、壟斷行業長袖善舞,難免不會對從事實業産生動搖。實業的根基如果動搖,整個經濟的大廈如何安穩?

  事實上,對實體經濟的關注,去年年底就已經體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有些地方,比如浙江還專門出臺了一些具體的應對舉措,但這類舉措更多具有“救急”性質。我國儘管多次表明將進行“結構性減稅”,但實際上,稅收收入在較高的基數上仍保持了高速增長,所謂結構性減稅“有增有減”的效果難以呈現,甚至出現“增多減少”進而“越減越多”的局面。因此,此次全國兩會上,來自企業界的委員、代表們如此“心有靈犀”將企業稅負問題形成提案、議案,顯然是在呼喚全局性的以減負為核心的舉措。

  □王海濤(北京 媒體從業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熱詞:

  • 實體經濟
  • 全局性
  • 心有靈犀
  • 結構性減稅
  • 稅收收入
  • 負數
  • 跑路
  • 稅負
  • 經濟波動
  • 中央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