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工黨中央建議:首都應建全球中藥研發中心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8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京報網訊(記者 劉可)北京的中藥素有“國藥”、“京藥”之稱,可中藥産業在産值收入、利潤增速等方面卻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並沒有充分發揮龍頭作用。農工黨中央建議,在首都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應把建設全球中藥研發中心作為其組成部分,加快構築中藥技術研發平臺,完善中藥研發成果産業化的政策支持體系,促進首都中藥發展。

  北京的中藥其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既有以同仁堂集團為核心的集銷售、科研、生産、醫療為一體的大型傳統龍頭制藥企業,又有以天惠藥業為代表的京産特色藥材種植企業和飲片加工、天然産物提取企業,還有一大批國家級中藥研究機構如中醫科學院等,同時,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民營中藥企業也在首都落戶紮根。作為特色優勢産業領域,首都中藥産業取得了長足進步,2010年首都中藥産值超過80億元。2011年上半年,中藥行業同比增長速度約為21%。

  但是,首都中藥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幾方面的桎梏。首先是中藥現代科學評價體系不健全,在目前仍以藥材為核心建立的質量控制保障體系中,儘管擁有以同仁堂為代表的傳統優質企業,但受中藥資源匱乏、原材料價格限制等因素影響,造成中醫臨床實際需要和工業産品的不協調,“有名醫無好藥”。同時,由於中央和北京市科研主管單位缺乏信息共享平臺,制約了科技成果的轉化。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北京中藥産業在産值、利潤增速等方面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基於首都中藥産業化水平較高、科研基礎較好等優勢,農工黨中央建議,在首都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應把建設全球中藥研發中心作為其組成部分。繼續加大對中藥研究的科研投入,鼓勵化學、物理、信息等領域的傑出人才進入中藥研究領域,從不同角度深化對中藥治病機理和作用的研究,拓展研究的學科根基。集成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制藥企業等多方面力量,建立中藥重點實驗室、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中藥臨床試驗中心,逐步構築起多領域、多層次的中藥技術研發平臺,最終建成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創新能力的現代中藥創新體系,並著眼于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大中藥品種深度開發,研發出有充分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新産品。

  鏈結

  中藥“病了”該咋辦

  最近,社會上用“中藥‘有病了’”來形容中藥的質量問題,一些人感嘆:“最可悲的事情莫過於,連治病救人的藥都‘病’了!”中藥質量差根源在於中藥材的生産(育種、栽培、産地加工等)和炮製(加工成中藥飲片)過程以及包裝、運輸、倉儲、銷售過程的無序或者不規範。九三學社中央建議,對100種左右的常用重要中藥材實行“註冊許可制度”,設立中藥栽培品準入程序或準入門檻。

  九三學社中央認為,國家應儘快出台中藥材的種植、採集和飼養管理辦法,加強對中藥生産的管理,將重要中藥材的管理從普通農産品的管理中剝離出來,建立中藥材生産和中藥飲片加工及包裝、倉儲、運輸、銷售等的“註冊許可制度”。尤其是針對個人進行中藥材栽培和中藥飲片加工等生産行為,建立資質審查制度或登記管理制度。同時,加強中藥材的源頭管理,保證中藥材的質量。

  (來源:北京日報)

熱詞:

  • 農工黨中央
  • 産地加工
  • 中醫科學院
  • 中藥飲片加工
  • 中藥資源
  • 中藥研究
  • 中藥質量
  • 中藥生産
  • 中藥産業化
  • 中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