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楚狂人"柳忠秧談詩歌:忍得住寂寞 耐得住誘惑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7日 2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為:柳忠秧(左)歌行體史詩《楚歌》獲好評(資料圖)

  記者鄭志方

  “搞文學和藝術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禁得住貧窮,坐得住冷板凳。”昨日,由省文聯等單位聯辦的柳忠秧詩歌研討會在漢舉行。兩年來,被譽為“楚狂人”的柳忠秧傾心創作了長達五百行的歌行體史詩《楚歌》和辭賦體長詩《天下江山黃鶴樓》,一時震動文壇,好評如潮。昨天,他在談及自己的詩歌創作時“歸納”文學創作要“能忍寂寞”。

  《楚歌》一曲絕嘆江城

  柳忠秧是我省黃岡人,著名詩人、文化學者,客居廣州近20年,現任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副院長。柳忠秧自中學時代鍾情于詩歌,長期傾心於新古體詩的研究和創作,筆耕不輟。曾以歌行體楚文化史詩《楚歌》轟動文壇,隨後又創作了辭賦體嶺南文化史詩《嶺南歌》、楚辭體長詩《國騷》。近兩年,柳忠秧又相繼創作了《天下洞庭天下樓》、《天下江山黃鶴樓》等詩歌,獲得各界好評。

  《人民日報》曾刊文認為,柳忠秧的《楚歌》是以古體詩為楚風招魂的佳構,《楚歌》寫出了率真的性情、狂放的氣勢,寫出了穿越古今的想象力,寫出了弘揚楚魂的現實感。著名學者、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謝冕在《光明日報》撰文説,柳忠秧開篇明志──“夜讀春秋尋大義”,起點極高,可謂目窮五級,神遊萬里。

  重讀大武漢曆史文化氣象

  《楚歌》的問世,在文壇引起巨大反響。而《天下江山黃鶴樓》更被稱為復興“大武漢”的詩歌。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遇春教授曾專門撰文説:“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曾經的‘大武漢’在‘第二次改革浪潮’中突然衰落了,這是讓無數的江城市民乃至遊子都痛心不已的事。在我看來,還有比現實中的‘大武漢’衰落更可悲的事,那就是文學中的‘大武漢’的破碎!當代文學中的‘大武漢’形象隱含著這座城市骨子裏的‘小’而不是‘大’。但是,在讀了柳忠秧的新古體長詩《天下江山黃鶴樓》之後,我得承認,我在他的這首長詩中看到了真正的‘大武漢’的歷史文化氣象!”

  文學創作要忍得住寂寞

  昨日,於可訓、劉書平、樊星等學者、詩人對柳忠秧的詩讚賞有佳,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主席於可訓説,當今詩壇的詩歌創作往往小情調多,大感動少,而柳忠秧的詩歌是小情調少,大感動多,是難得的大氣磅薄的詩歌創作。

  柳忠秧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道:“搞文學和藝術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禁得住貧窮,坐得住冷板凳。《楚歌》等是在古體詩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的新古體詩,而目前流行的新詩的形式、修辭和語言都是模倣西方,新詩文化的源頭也在西方,在中國的土地上如何實現突破,這是一個問題。但是無論如何,品質才是詩歌永恒的追求。”

熱詞:

  • 柳忠秧
  • 楚歌
  • 楚魂
  • 於可訓
  • 詩歌創作
  • 天下江山黃鶴樓
  • 史詩
  • 狂人
  • 人民日報
  • 古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