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消費者在驚呼的同時不禁感嘆:自己用的臺式機還只是雙核,手機居然進入四核時代!
網友調侃4100萬像素的手機説,終於發現了一群在軟體和平臺領域無能為力、於是轉移陣地去欺負數碼相機公司的手機廠商。
在上周舉行的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2012)上,四核CPU、6GB內存、4100萬像素……這些枯燥的技術參數被無限放大。但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消費者,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手機?
四個月前,創新工場的“場主”李開復(微博)曾發出這樣一條微博:摩爾定律又在手機領域開始發威,因此我們那麼期望每個新版本的iPhone、Android、新芯片。在李開復看來,摩爾定律在馳騁PC産業四十年之後,開始轉戰手機,用戶對於硬體翻新速度的渴望越來越強烈。那麼,情況確實如此嗎?
首先我們需要溫習一下什麼是“摩爾定律”。它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提出,簡言之,電腦芯片性能每隔18個月便會翻一番。不過近幾年,有關摩爾定律在PC領域失效論調不斷,因為電腦的速度已經夠快了。
2012年移動通信世界大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智慧手機大賽,如同大會的主題“重新定義移動通信”。在各大牌廠商們走馬燈似的新品發佈會上,第一關鍵詞當數四核,華為、中興、三星、HTC、LG爭先恐後踏入四核行列。從單核到雙核,再到四核,這些似曾相識的對硬體的追逐宛如PC的昨天。那麼我們真的需要四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