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空軍預備人員贏得醫學諾貝爾獎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7日 06: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京龍虎網-金陵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亨斯菲爾德于1919年出生於英國的諾丁漢郡,中學畢業後,對飛機著迷的亨斯菲爾德正趕上二戰爆發,於是他成了英國皇家空軍一名預備人員,隨之學習了無線電機械課程,並成為雷達技術指導老師。工作之餘,他學習無線通信技術課程,建了一台大屏幕的示波器,將它用在雷達技術的教學之中。

  他的工作受到了一名空軍將領的注意,二戰結束後,這名將軍幫助他獲得了一筆資金,他得以在倫敦的farady電氣工程學院進一步深造並獲得畢業證書。1951年,他進入EMI公司後,初期主要從事雷達和制導武器工作,後來負責一個小型設計實驗室並開始對計算機産生興趣,亨斯菲爾德參加了早期計算機系統中使用的磁鼓和磁帶卡座的設計工作。

  1967年,亨斯菲爾德在並不知道科馬克研究成果的情況下,也開始了研製一種新技術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識別,然後製作了一台能加強X射線放射源的簡單掃描裝置,即後來的CT,用於對人的頭部進行實驗性掃描測量。後來,他又用這種裝置去測量全身,獲得了同樣的效果。

  1971年9月,亨斯菲爾德又與一位神經放射學家合作,在倫敦郊外一家醫院安裝了他設計製造的這種裝置,開始了頭部檢查。10月4日,醫院用它檢查了第一個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況下朝天仰臥,X線管裝在患者的上方,繞檢查部位轉動,同時在患者下方裝一計數器,使人體各部位對X線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計數器上,再經過電子計算機的處理,使人體各部位的圖像從熒屏上顯示出來。這次試驗非常成功。

  1972年4月,亨斯菲爾德在英國放射學年會上首次公佈了這一結果,正式宣告了CT的誕生。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極大震動,CT的研製成功被譽為自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放射診斷學上最重要的成就。

  因發明計算機斷層X射線成像(CT),亨斯菲爾德和科馬克共同獲取197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而今,CT已廣泛運用於醫療診斷上。

  本期特邀專家:

  夏媛媛

  簡介:女,1974年生,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現任職于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從事醫學史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醫學教育史。發表相關論文十余篇,參加多部醫學史教材編寫,參與翻譯《劍橋插圖醫學史》、《劍橋人類疾病史》等。

  探尋醫學起源

  解讀生命奇跡

  第四十三期

熱詞:

  • 亨斯菲爾德
  • 空軍
  • CT
  • farady
  • 檢查部位
  • 諾貝爾獎
  • 患者
  • X射線
  • 雷達
  •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