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並非戲劇化英雄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2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洛杉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80年5月1日 《洛杉磯時報》對雷鋒的報道。

  資料圖片

  1963年4月14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刊載報道《雷鋒,理想的紅色普通中國人》。彼時,正值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學雷鋒浪潮。

  “有趣之處在於,雷鋒並不是一位戲劇化的英雄。他沒有什麼壯舉,只是普通的部隊班長,農民出身,22歲時在一場交通事故中死去。”西方媒體敏銳地預見了雷鋒成為“平凡偶像”的潛力,“可能是所有英雄人物中最沒有‘英雄氣概’的”,卻因而深入人心,因而廣為傳播。

  “打開任意一張中國報紙,你都能毫不費力地發現一堆灼熱的來信,訴説學習雷鋒對自己幫助良多。”

  ──1964年11月1日《紐約時報》

  上世紀60年代,針對雷鋒的出現,外媒的觀察集中在新中國對舊中國“國民性”的改造上。

  “如果中國人想團結一致,他們就要學會互相幫助,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只關心親朋好友。”《紐約時報》記者雅克 馬庫斯在1964年的這篇報道中寫道。這一天的《紐約時報》,還不惜篇幅地刊出八幅“雷鋒故事”連環畫,介紹了雷鋒的出生、成長、助人,包括原汁原味的中文圖片説明;並極為鮮見地從“雷鋒日記”裏摘選了多句“雷鋒的話”,譯為英文,包括中國人所熟知的“我活著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雷孟宣堅決搖頭説,‘如果不強調雷鋒精神,那人們很可能不再願意做好事。’”

  ──1990年2月27日《紐約時報》

  “此時此刻,中國的英雄是一名謙遜的年輕戰士,其短暫部隊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修理吉普車。18年前,他在一場事故中死去。他甚至從未對戰場投過一瞥。”《洛杉磯時報》的另一位記者琳達 馬修在1980年再次報道了學雷鋒浪潮。

  為何“此時此刻”依然是英雄?琳達 馬修的觀點是:“雷鋒可能是所有英雄人物中最沒有‘英雄氣概’的。他只是因日常的善行被稱讚──忠誠、無私──正是中國希望其日益叛逆的年輕人所擁有的。”

  1990年2月27日,《紐約時報》記者尼古拉斯 克裏斯托弗發表報道《他是非常模範的傳奇共産黨員》。文中採訪了雷鋒的堂兄、時任湖南雷鋒紀念館館長的雷孟宣。對於克裏斯托弗“雷鋒精神過時了嗎”的提問,雷孟宣堅決搖頭説:“如果不強調雷鋒精神,那人們很可能不再願意做好事。甚至當有人落水時,也可能無人相助,除非有物質報酬。”

  “一位女士説,她的朋友在地鐵上看到外國人給孕婦讓座,會説‘那是個洋雷鋒’。”

  ──1998年4月16日《紐約時報》

  時代延綿至今,“雷鋒”已經成為進入日常語匯體系的象徵。“雷鋒精神”,也不再僅僅繫於雷鋒一人。在1998年《紐約時報》的報道中,從雷鋒到李素麗的50位道德模範的畫像豎立街邊。

  今年67歲的美國人蓋伊 裏德,在她1991年所寫的弗吉尼亞大學博士論文 《中國的雷鋒現象》中寫道:“這位普通戰士,恰恰是由於普通,由於無關權勢或力量或美貌,所以有了跨越時代的可延續性……”

  “實際上,所有社會、所有時代,宗教領袖、哲學家、教育家、父母等都會不可避免地塑造新一代的價值觀,而榜樣往往是重要的塑造方式。正如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 杜威所言,‘榜樣顯然比訓誡更為有效’。”這是裏德的結論。

熱詞:

  • 紐約時報
  • 雷鋒
  • 1980年
  • 洛杉磯時報
  • 雷鋒精神
  • 戲劇化
  • 英雄氣概
  • 英雄人物
  • 雷鋒日記
  • 雷鋒故事
  • 搜索更多紐約時報 雷鋒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