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控物價增收入兩手都要硬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18: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糧食豐産,食品卻領漲;産品提價,企業仍喊虧;兩頭訴苦,中間直喊冤面對撲朔迷離的物價矛盾,代表委員們尋根究源、建言獻策。

  如何減輕百姓“餐桌負擔”?

  “排骨一個月一個價,最高時每斤漲到30多元,菜、米、肉也賽著跑上漲,口糧開銷佔工資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了。”説起“一日三餐”的花費,北京西城區居民張秀英直嘆“太貴”。

  在新一輪物價較快上漲中,食品價格被視為“領頭羊”,讓百姓感覺“餐桌負擔”越來越重。令人費解的是,我國糧食産量實現“八連增”,為何食品價格仍大漲?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委員認為,“表面上看農業豐收了,食品價格不存在大幅漲價的基礎條件,之所以出現急劇攀升,與去年的投機性炒作、一直以來糧食生産結構性弊端,以及調控預警相對滯後都有關係。”

  那麼,如何為百姓餐桌“減負”?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委員認為,“控物價”與“增收入”,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特別要避免中低收入群體陷入“收入跑不贏CPI”的尷尬。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減輕普通百姓的生活壓力。

  如何減壓企業“成本上漲”?

  涉足食品行業的天津華明集團董事長劉乃蘭委員已年近七旬,她常常逛菜市場,也感覺當前物價偏高,她道出了“成本上漲”剛性拉高物價的無奈。

  “糖價從十年前每噸1000多元漲到4000多元,另外人工、水電等其他成本也在上漲,食品廠生産的冰激淩出廠價雖提高三四毛錢,但依然利潤微薄。”劉乃蘭委員説。

  融資遭遇“趁火打劫”,也是企業轉嫁和推高産品價格的重要因素。天津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告訴記者,由於銀根收縮,貸款指標競爭激烈,銀行變相“抬價”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大增,企業只能給産品提價。

  “企業的成本變化,直接影響物價走勢。”浙江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代表説,中小微企業佔全國企業總數90%以上,其産品大都是生活必需品,幫助中小微企業減輕成本壓力,就是“保民生、控物價”。

  鄭新立委員認為,應當繼續推進結構性減稅,降低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和融資難度;同時要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減少産品提價對物價的衝擊。

  如何“擠出”中間降價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柴寶成曾做過追蹤調查:“菜園子”裏收購價每公斤4毛錢、6毛錢的蔬菜,讓種植戶“苦笑”,但到了市民的“菜籃子”裏,卻漲到了每公斤2元、4元。

  菜農抱怨“賣賤”,市民抱怨“買貴”,中間環節則抱怨“錢難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怪現象”?柴寶成委員認為,蔬菜流通環節多、流通費用高是“主兇”。

  這一點也得到劉乃蘭委員的贊同。她説,流通環節多,不僅導致層層加價,而且增加了損耗、人力等成本,成為推高食品價格的重要因素。

  “除了環節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主因。”一些物流行業的代表委員説,長途公路運輸返程空載率高,利潤三分之二繳了過路費和油費,“雁過拔毛”的各種罰款更不用説。

  一方面,超市、菜攤的租金隨房價攀升水漲船高;另一方面,超市、商場收取名目繁多的進場費、上架費、廣告費、店慶費、返利費、促銷費、管理費、年節費等,這些最終都成為物價上漲的“推手”。

熱詞:

  • 成本上漲
  • 物價走勢
  • 物價上漲
  • 食品價格
  • 推手
  • 菜園子
  • 怪現象
  • 菜籃子
  • 一日三餐
  • 結構性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