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傳了5代的手藝不知再傳給誰?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16: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楊和山 張健 張強

  老實本分的老劉和一般莊稼漢一樣少言寡語的,但一説起他的泥塑,就似乎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侃侃而談,眉飛色舞。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泥塊,在他手裏就像變魔術一般眨眼工夫就變成了一件工藝品。

  老劉名叫劉進潮,是棗莊市山亭區山城街道薄板村人,今年46歲。我們在劉進潮的家中看到了他的泥塑作品“西遊記人物”,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被他塑的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悟空臉上的猴毛宛如真的一般,八戒笑的憨態可掬,就連唐僧的白龍馬也如活的一般。

  據劉進潮介紹:他家祖傳從事泥人行業已經有5代了,最早泥塑手藝傳人要數清代時期他高祖父劉守敏,劉守敏在老劉家泥塑中可是標誌性人物,年紀輕輕便中舉人,在去山西省洪洞縣拜訪好友時,和山西省洪洞縣雕塑高手陸良大師成為好友,後來,陸良大師將雕塑手藝傳給了劉守敏。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一代地傳到今天,已經是第五代了。

  劉進潮説,他們家族的泥塑手藝,一直以從事民間寺廟的神佛造像為生計,有個新建的寺廟、祠堂,他的曾祖父、父輩們都被請去幫著給塑神像,那時候大多不給銀兩,一般給瓜幹、穀物、糧食之類的東西。有時遇到富家人請去塑財神、觀音等神像,除了給以上糧食作物之類,還會贈給幾尺紅布及其他衣物。解放後的文革時期,曾有過砸香臺、打倒牛鬼蛇神的運動,所以那段時間,他的父親沒有一點生意,專心在家種地。所做泥塑作品大多轉變成生活器具,如泥瓦盆、泥壺、泥缸等。

  劉進潮從小深受祖輩泥塑藝術的熏陶,每次他的叔父被請去塑像,10歲左右的劉進潮就幫忙做一些零碎活。有時他也在一邊用碎泥模倣著跟著做。上學後,劉進潮特別喜歡美術,他跟隨老師學習了素描、國畫、書法,並開始將傳統美術功底運用到自家祖傳的泥塑造型當中。在繼承傳統的家傳技藝的同時,借鑒西方雕塑結構和比例的精髓,又吸取了國畫寫意與工筆相結合的神情韻味,博採眾長,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並大膽創新,創作了一批既有傳統韻味又有時代精神風貌的作品。

  如今,他已經不再主要依靠泥塑為生。他所創作的泥塑均是純人工製作,完全沒有借助模具,做工雖然形象逼真,但不能夠完成批量生産,所以在當今社會沒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市場的暗淡一度使他失望,偶爾在打工回家空閒的間隙裏,他還會把玩一下自己心愛的泥塑,並做上一兩幅作品,留給家人鄰居們欣賞。

  在山亭區文化局的關注下,劉進潮的泥塑現已在臺兒莊古城列出展位,並給他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以求保全傳承他的全部技藝。

  在臺兒莊古城,劉進潮的手藝很有市場,他的泥塑廣受遊客的青睞,來自台灣、香港、北京等地的遊客都喜愛他的泥塑,那些來旅遊的外國人更是對此愛不釋手。只是因為作品價格低廉,掙不了幾個錢,所以沒有年輕人願意學習這門手藝。這成了劉進潮最大的一個心事。他不知道自己的手藝應該傳給誰,特別擔心這門傳了5代的手藝,到他這兒就傳不下去了。

熱詞:

  • 劉進潮
  • 手藝
  • 悟空
  • 八戒
  • 神像
  • 寺廟
  • 創作
  • 古城
  • 遊客
  • 沙和尚
  • 搜索更多劉進潮 手藝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