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尋找"中國好人"的多樣臉譜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13: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王玨玢 崔元磊)從上小學開始就被組織“學雷鋒”的小邱,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學雷鋒”活動的組織者。

  小邱今年35歲,他在2007年成立了車友會,起初就是一個通過網絡組織集體自駕遊、交流車輛維護保養心得的社團。在貴州組織自駕遊時,小邱和車友看到山區孩子生活和學習物資非常匱乏,由此萌生了援助的想法。

  於是,他們通過網絡從17000多車友中募集學習用品、衣服等,通過郵遞和自駕的方式送到孩子手中。這個名為“小水滴計劃”的行動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今年,在江蘇省南京市組織的網絡“百團大賽學雷鋒”活動中,小邱負責的車友會被列入“學雷鋒”網絡公益團體的名單。

  小邱坦言:“發起這項援助計劃時,從未想過與‘學雷鋒’聯絡到一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響徹中國的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把“雷鋒”的標準定義為“忠於黨”“全心全意為人民”“艱苦樸素”“願作革命的螺絲釘”等。而隨著時代的變化,雷鋒精神的內涵也悄然發生變化。

  南京市委宣傳部網絡宣傳管理處處長潘濤説,一窩蜂地去組織“學習雷鋒”的活動會讓年輕人對‘雷鋒’産生排斥心理。而事實上,雷鋒精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學雷鋒的方式也呈現多元化趨勢。

  潘濤説,這次活動將視線投注到網絡公益社團上。“這些公益社團正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中國好人’,他們在利用網絡這種覆蓋面更廣的媒體讓人們切身感受到‘雷鋒’的存在。”

  被列入名單的“另類”學雷鋒組織除了小邱的車友會,還有專門為熱衷攝影的網友舉辦公益講座的“灰度攝影”和為農民工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的“寧師傅心理熱線”等。這12家入選的社團負責人正在籌備網絡公益社團聯盟公約,力求更加規範、系統地做好網絡公益。

  1962年8月,22歲的解放軍戰士雷鋒在指揮戰友倒車時發生意外去世,但他樂於助人、甘於奉獻的事跡被廣泛傳揚。1963年,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從此,雷鋒成為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的精神偶像。

  然而,受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人們對雷鋒精神的認識開始發生變化,對流於形式的“學雷鋒”活動産生了抵觸情緒,直至近年出現老人跌倒無人敢扶、甚至兩歲幼兒被車連續碾壓而18名路人視而不見的現象。

  就在此類事情引發中國人“道德滑坡”感嘆之時,不顧個人危險,徒手接住墜樓嬰兒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在大雪寒風中苦尋僱主五日,最終物歸原主被稱為“缺錢不缺德”的重慶“棒棒哥”鄭定祥等草根人物走紅網絡,繪就了“離開雷鋒的日子裏”,一幅幅真實、生動的“中國好人”臉譜。

  “這些‘中國好人’的涌現,表明民眾對道德偶像有更多元的評判標準。從‘要我做’到‘我要做’這樣的轉變,也折射出社會公共空間的成長。”南京大學副教授、社會學博士周海燕説。

  小邱説,我相信世界上每個人都是願意去幫助別人的,如果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喚起大家的愛心,那麼也算是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雷鋒精神了。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雷鋒
  • 小邱
  • 好人
  • 學雷鋒
  • 臉譜
  • 車友會
  • 學習雷鋒
  • 學習雷鋒好榜樣
  • 偶像
  • 自駕遊
  • 搜索更多雷鋒 小邱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