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向比肖夫致敬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02: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山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廖偉棠@ 香港(其文其影,亦明亦幻,鑒而求之,在水月中央)

  2006年,我和妻子受一個旅遊雜誌所托,重走絲綢之路。第一站是西安,那也是我第一次來西安,和我想象的西北二線城市完全不同,白天還可以在城墻下遙想一下千載之下悠悠古都,入夜後卻完全是另一個城市,車水馬龍流光溢彩不在話下,令熱衷於消費和遊樂的夜遊人簡直夢回唐朝,除了精氣神萎靡一些,像清朝。

  在最熱鬧的一條夜街,我遇上這個流浪漢,他遊魂于花花世界卻仿佛格格不入,沒有萎靡之氣,雙眼發光,儼然一個謫仙人。更吸引我的是他邊走邊吹“笛”——聽不到笛聲,走近了才發現他吹的是一根吸管。可是他還是認真地吹著,頗有陶淵明之風範——蕭統《陶淵明傳》説:“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這位西安流浪漢解不解音律我不知道,只看見照片中的他認真、陶醉,這讓我想起很喜歡的一張攝影名作:比肖夫的《On the Way to Cuzco》(又稱“安第斯山吹笛少年”),一樣的結構,只是他背景的安第斯山換成了西安的街道、少年的牧童笛換成了吸管、少年的羊駝毛揹包換成了流浪漢的家樂福塑料袋……比肖夫是我最中意的攝影大師之一,照片總有憂鬱的詩意在,他拍的那個印第安少年專注、堅定地趕路,笛聲似乎還在千山回蕩。比肖夫拍完這張照片不久,就汽車失事不幸葬身安第斯山谷,那是攝影史上最優美的一張遺作,聽不見的笛聲就像比肖夫的靈魂,超越影像之上。

熱詞:

  • 笛聲
  • 少年
  • 音律
  • 蕭統
  • 致敬
  • 流浪漢
  • on
  • the
  • way
  •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