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藝梅代表:文化惠民忙調研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5日 22: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些年來,我們縣的文化建設硬體和軟體都上來了。通過多次深入鄉鎮調研,我們研究出了一整套繁榮基層文化的措施,培養了一批文藝骨幹, 尤其是保護與傳承了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之一的大新壯族高腔山歌。”回顧近年來的履職工作,廣西大新縣副縣長農藝梅代表自豪地説。

  大新縣壯族民俗文化底蘊深厚,高腔山歌、詩三句、蓮花燈舞、採茶舞等歌舞非常有民族特色,但農藝梅在調研中發現,民族歌舞的傳承發展問題不少:文化設施經費投入不足、演出缺乏經費保障、專業人才老化……眼看著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即將失傳,令人痛心。

  “一定要加大投入,改變這種現狀!”農藝梅説,回到縣城後,她立即將調研掌握來的情況整理成文,提出《關於完善基層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議》。通過人大機關的協調,縣裏多個相關部門聯手解決這一問題。效果立竿見影:大新縣投資了50多萬元,建成桃城文化站辦公樓,1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了一批價值140萬元的燈光、音響、舞臺設備等。

  隨後,基層文化建設一直成為農藝梅心裏放不下的“心結”。她曾經多次走村串寨就此進行深入調研。2011年3月,農藝梅深入恩城鄉維新村新勝屯調研。在她的努力下,新勝屯這個壯族小山村,發展成為全縣有名的“百屯示範工程示範點”。

  “在偏遠的邊境地區,只有腳踏實地走村串寨,才能真正聽懂村民們的呼聲,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泥腿子’們對文化活動的渴望有多麼的強烈!”談到自己調研農村文化的感受,農藝梅這麼説。

  “我們必須以民族文化為根基,把民俗文化和生態旅遊融合起來,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讓文化真正實現惠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將為此而努力。”農藝梅説。  

熱詞:

  • 農藝
  • 心結
  • 大新縣
  • 文化設施
  • 壯族
  • 民俗文化
  • 山歌
  • 高腔
  • 基層文化
  • 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