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如何緩解兒童就醫難? 周駿羽委員:儘快規範兒科配置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5日 16: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3月3日報道:就醫掛號難、候診等候久、補液排隊長,一個孩子看病,全家三代人“出動”,讓原本就人滿為患的醫院不堪重負,家長們也叫苦連連。為何孩子看病陷入“怪圈”?

  對此,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周駿羽深入基層調研,提交了一份“關於改善兒童就醫難問題的思考和建議”的提案,希望以此破解兒童就醫難題。

  兒科醫師流失嚴重
  
  帶孩子去兒童專科醫院就診,對於絕大多數家長而言,是一個備受煎熬的艱難歷程。可備受煎熬的又何止患兒家庭,絕大部分兒科醫生同樣有苦難言。兒科,正陷入一個無解的困局之中——病人越來越多,醫生卻越來越少。

  周駿羽委員在調研中發現,2008年,全國共有兒科醫生6.17萬人,但0至14歲的兒童卻有2.3億,比例約為0.2598個兒科醫生/千兒童,部分地區的兒童醫療保健服務仍有較大差距。此外,自然減員加上每年因各種原因轉崗、辭職等造成了大量兒科醫生的缺失。

  有業內人士指出,比起美國每千名兒童1.5個兒科醫生的配置,中國至少還缺20余萬名兒科醫師,即使將兒科醫生配置數量的目標減半,未來10年每年仍都需要增加1萬名左右的兒科醫師。目前我國兒童“看病難”的程度已超過成年人。當前,我國兒科醫生的數量已遠遠不能滿足兒童群體的就醫需求。由於人才有限,一些在崗的醫師常常要加班加點地超負荷工作。

  儘快規範兒科配置
  
  對於兒童就醫難,兒科醫師又大量流失的現狀,周駿羽委員認為,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主要靠增加供給來解決,這是從源頭上解決人才短缺問題的根本途徑。想從事兒科的醫學畢業生,必須在念完5年的基礎醫學後,再進入兒科培訓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專業學習才能進入崗位工作,進入醫院第一年必須在帶教老師的帶教下學習工作,1年後考取職業資格後才能獨立上崗,近乎10年才能培養出一名兒科醫生。

  周駿羽委員表示,近幾年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人才自然減員、兒科醫師紛紛跳槽、轉科等各種原因使臨床兒科醫生捉襟見肘。他建議衛生部門要結合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在體制機制上增加醫院兒科醫師的編制規模,在二級中心醫院投入經費開展兒科標準化建設,規定兒科基本配置,制定兒科藥品目錄等,幫助二級綜合性醫院加強兒科建設,引導就醫人群。

  此外,他還建議衛生部門加強基層兒科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兒科醫師培訓制度,建立社區兒科醫生隊伍,完善三級轉診體系,建立教育培訓基地等。針對部分醫院反映的編制緊缺、兒科醫務人員收入少導致兒科萎縮情況,周駿羽委員表示,衛生主管部門可與相關部門協商,增加兒科人員編制,制定合理的分配機制,調整診療費、護理費,對急需的高級兒科專業人才大力引進,也可採取延遲退休或返聘退休且身體健康的高級職稱兒科專業人才,想方設法解除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得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更好地惠及百姓。

熱詞:

  • 兒科醫生
  • 就醫
  • 兒科醫師
  • 周駿羽
  • 兒童
  • 怪圈
  • 家長
  • 藥品目錄
  • 醫務人員
  • 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