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週在國會作證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未明示會有QE3(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着實令不少人大失所望。不過在筆者看來,美聯儲還留了一手。
細讀一下伯南克過去兩天的講話,儘管沒有明言QE3,但他的確描繪出了一幅較很多人預想都更為謹慎的經濟圖景。1日在參議院,伯南克再次強調,過去一年來,失業率下降的速度超過預期,但經濟增速似乎不給力,失業率的下降與經濟的復蘇程度,尤其是經濟增速,有些“不相符”。
在骨子裏,伯南克依然深信他所推行的印鈔策略。面對國會議員們的質疑,伯南克再次高聲為前兩輪QE辯護。
“如果回顧2010年11月份的第二輪量化寬鬆,當時很多人都擔心會大幅推高通脹,會損及美元並且對於促進增長不會有太大效果。”伯南克正告國會,“現在回過頭去看,我認為這些措施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從一些美聯儲決策成員口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當局樂於推行又一輪QE的主觀意願。
周四,也就是伯南克在國會作證當天,握有今年貨幣決策投票權的美聯儲舊金山分區銀行總裁威廉姆斯透露,美聯儲今年“很可能”仍不得不通過進一步擴大自身資産規模為經濟提供新刺激。另外幾位決策成員也表達了支持更多寬鬆政策的觀點。
美聯儲如此執着於QE,某種程度上是吸取了三年前的教訓。早在2009年3月,伯南克就樂觀地表示,已經感受到了復蘇的“嫩芽”。但在那之後,美國經濟在當年二季度再陷負增長,一年後,也就是2010年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也僅為1.6%。這讓伯南克背上了過分樂觀的罵名,美聯儲也不得不在2010年11月開啟了規模為6000億美元的QE2。
所以説,現在美聯儲的基本立場就是,不要輕言樂觀。換句話説,別看伯南克沒有暗示要推QE3,但一旦經濟出現風吹草動,這仍是美聯儲的第一選擇。
不光是美國,從歐元區到英國再到日本,無一不沉迷於QE。有投行做了統計,上述“四大”經濟體的央行資産負債表相對其GDP的比重達到24%,較2007年翻了一倍還多,今年可能進一步升至26%。
QE帶來的大量流動性,儘管在一開始可能惠及股市,但缺乏基本面支撐的上漲終有一天無法持續。還要考慮到,西方印鈔帶來的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反過來也將制約企業和經濟的表現。
新興經濟體更可能再次深受其害。有專家指出,當前的形勢似乎複製了2010年:當時發達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釀成惡性循環,熱錢紛紛涌向新興市場,金磚國家無一例外出現了物價“高燒”的狀況。中國CPI漲幅突破5%,並在2011年進一步“破6”;印度、巴西、俄羅斯也高達5%至9%不等。新興經濟體的政策緊縮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初。眼下,西方的新一輪量化寬鬆大潮已漸成氣候,新興經濟體需要格外提高警惕。(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