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眾人憶雷鋒:一個“真”字最可貴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瀋陽3月2日電(記者 初杭 徐揚)雷鋒當個普通工人能買得起奢侈品?雷鋒每次做完好事都有人“存照為證”?面對種種質疑,那些曾和雷鋒距離最近的人認為,無論雷鋒的“那些小事”如何被曲解,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那麼真實而真誠。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雷鋒熱情真摯的笑臉都永遠燦爛年輕。

  “雷鋒身高只有1米54,又長著娃娃臉,很可愛的,笑起來就好像認識你很久了。”喬安山對記者這樣回憶著他的老班長。

  1960年1月8日,雷鋒剛入伍就代表新兵講話,毫不怯場,部隊首長對雷鋒印象很好。在當兵時,雷鋒踏實質樸,又願意幫助人,戰友特別喜歡他。社會上也總有人寄來表揚信,表揚“矮個子的南方小夥兒。”所以才傳出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故事。

  “雷鋒是來自湖南農村的孤兒,沒有靠山、沒有給領導送過禮。”71歲的喬安山快人快語:雷鋒入伍才八個月,就因為抗洪搶險立下了二等功。他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了許多成績,戰友們打心眼裏佩服他,軍區也將他樹立為先進典型。但雷鋒還是樂呵呵地幫大家幹活兒,一點兒改變也沒有。

  今年已經64歲的陳雅娟曾在撫順一所小學就讀,她至今仍十分懷念“輔導員雷鋒”:“他總是笑呵呵地給我們講故事,讓我們向劉胡蘭、董存瑞學習,從小學英雄、做英雄。”

  “在我印象裏,雷鋒是一個好小夥兒,對別人很關心。”雷鋒在鞍鋼焦化工廠的工友易秀珍説,當時自己吃不慣鞍山的高粱米飯、玉米窩窩頭。每月一個人只有4斤細糧,雷鋒常常把他那份省下來給我。”半個世紀後提起雷鋒,易秀珍仍然心存感激,“他對別人的照顧不是作秀,更不圖什麼,他把工友都當做兄弟姐妹。”

  畢竟雷鋒生活的年代已經遠去,許多人對雷鋒那些艱苦樸素、助人為樂的故事産生了懷疑。曾經在撫順雷鋒紀念館工作幾十年的張淑芬説,其實那些質疑並不“新鮮”。上世紀80年代末,4名美聯社的記者就在館內展櫃前研究了一整天,想弄清雷鋒的故事是不是偽造的,雷鋒為什麼還有奢侈品。

  張淑芬説,雷鋒在去世前就已是先進模範,部隊為展出雷鋒事跡,請當時的記者根據資料補拍了一些。拍攝時間雖不準確,但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的。雷鋒在參軍前擔任過公務員和企業職工,收入不低,買了皮夾克和手錶,但受到家鄉領導批評後,雷鋒完成了思想轉變,更加重視艱苦樸素。

  經過認真研究,美國記者臨別時在留言簿上寫下“雷鋒精神是人類的財富”。

  “不曉得雷鋒故事的人,總覺得我們在誇雷鋒、在拔高;不走進雷鋒內心世界的人,總覺得雷鋒事跡是人造的。”喬安山説,“其實,雷鋒做的那些事都是小事,怎麼拔高?出身貧苦的雷鋒就是那樣一個把心掏給世界的人。”

  喬安山説,雷鋒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就是一個熱心腸的普通人,看到工人淌汗就跑去幫人家搬磚,見到別人受窮受苦就不忍心。“五十年後,我們這些曾和他一起生活過的人仍然想念他,想著他的可愛、想著他的‘傻’。”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玉米窩窩頭
  • 部隊
  • 拍攝時間
  • 補拍
  • 鞍鋼
  • 輔導員
  • 雷鋒故事
  • 抗洪搶險
  • 毫不
  • 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