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經費撥付方式造成學術壟斷 院士疾呼給青年學者機會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11: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深科學家掌控科研基金,年青人資源分配處於劣勢

  “中國學術研究的發展,需要一個嚴格的公平公正公開環境,但目前卻處在浮躁的氛圍中。”全國政協特邀的華僑華人代表孫大文在啟程參加全國兩會前對筆者説。孫大文身兼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和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祖籍廣東潮州的他一直非常關心中國發展,這次精心寫好5份提案,其中就有《構建公平學術環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他提出:在目前的科技項目申報評審機制之中,年青科研人員處於資源分配的最劣勢,缺乏機會挑戰權威,許多創新思維也因此而消失。他提出,中國需要科技資源合理公平的分配,同時要對學術造假予以嚴懲,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經費撥付方式造成學術壟斷

  孫大文認為,我國雖然擁有龐大的科研學術隊伍,但既不是科技創新大國,也沒有眾多頂級科學家。

  首先,這與中國的科研經費分配方式有關。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科研,但過於傾向於資深和高尖的科學家,經費掌控在金字塔的最頂端。這樣的分配方式雖然降低了科研基金的風險性,可是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學術壟斷。他提出:年青科研人員和基層科研工作者更需要機會,更需要培養。而在目前的項目申報評審機制之中,年青人處於資源分配的最劣勢,缺乏機會去挑戰權威和開展獨立工作,許多創新思維也因此而消失。因此,政策應傾向於優秀青年和基層研究人員,以鼓勵和激發他們的創造性,畢竟青年科研人員是最富有創造力的人群,也是決定國家科研能力未來走向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學者喪失誠信的代價

  孫大文談到,當前中國科技界一些學術造假的風氣,破壞公平的學術環境,危害和諧社會建設。一是我國有一些科研項目其實在國際上已經被廣泛研究,但仍然能夠立項,甚至投入鉅額研究經費,這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也使整體科研水平難以獲得突破性提高;第二,小部分人追求成果的數量而忽視質量,導致部分科研成果粗製濫造,實驗數據和結果經不起推敲。更有甚者虛構研究成果,或者剽竊抄襲,嚴重脫離了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的初衷;第三,有的人把他人科研成果據為己有,或者為論文發表或成果獲獎而私自署上知名科學家名字等等。

  他提出,我國既要建立健全學術獎勵,也要建立懲罰管理制度。對有礙學術公平行為要嚴肅處理,提高喪失誠信的代價,營造“不敢丟、丟不起”的誠信意識。

  孫大文表示,信息不透明和缺乏有力監督,是學術不公平不公正滋生的土壤。目前在我國,越有信息優勢的人越能得到政策、資金和項目,而沒有關係的人獲得的項目也就越來越少。因此,如果能有力保證學術活動各環節和成果的公開化、透明化,將有助於構建公平學術環境。例如項目的徵集和發佈,要讓所有科研人員能有時間和機會獲取相關信息。對於項目申請,應將最終的評審結果包括專家的評審意見反饋給申請者。對於立項的重大項目,應建立項目網站,介紹項目參與者,項目進展報告,項目産出報告等等。所有項目的評審必須有反饋意見,特別是未成功項目的評審意見尤為重要。(記者/林亞茗 通訊員/沈衛紅)

熱詞:

  • 孫大文
  • 學術環境
  • 學術造假
  • 青年科研人員
  • 科學家
  • 青年學者
  • 學術活動
  • 學術研究
  • 科研基金
  • 分配方式